光明日报|务实敢闯的汕头风头正劲


光明日报|务实敢闯的汕头风头正劲【经济特区辉煌40年】
8月25日晚 , 汕头特区40周年灯光秀在市区时代广场全新亮相 。 绚丽的灯光、变幻的色彩吸引了过往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 新推出的灯光秀分别展示了汕头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区40年变化、城市繁荣风貌以及汕头喜迎亚青会的主题 。 时代广场灯光秀夜景早已成为汕头知名的“网红”打卡点 。 灯光秀利用时代广场及周边的高层建筑打造影视巨幕 , 通过视频动画 , 营造出色彩斑斓的灯光海洋 , 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城市画卷 。
汕头这个身上带着经济特区、省域副中心城市、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等多重标签的粤东重镇 , 40年来以打造“全国首创”、探索“全国率先”的精气神 , 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到完整工业结构形成 , 再到纺织服装、玩具动漫、化工生物制药等骨干产业集群构建的发展历程 。 明年即将迎来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的鮀城 , 四十不惑 , 风头正劲 。
用改革在“滩涂”画出经济“微笑曲线”
汕头经济特区筹办时 , 划出龙湖村西北角1.6平方公里的沙丘地带作为出口加工区范围 。 在当时首期规划的5个小片区中 , 第一个小片区仅有0.2平方公里 。 今日地区生产总值2694.1亿元的汕头 , 正是起步于那方0.2平方公里的滩涂 。 改革 , 是我们解码汕头发展史的重要工具 。
“办特区 , 财力和人才都极为重要 , 但重中之重还是改变人们保守陈旧的思想 , 对症下药、除旧布新 。 ”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首任主任刘峰曾回忆称 。 1984年 , 汕头特区建立起了全国唯一的“特区顾问委员会” , 由庄世平担任该委员会主任 , 香港各界21名代表人物担任第一批顾问 。 此后 , 北京、上海、澳门以及加拿大等地也先后组建起汕头特区顾问团(组) , 为汕头争取资金投入、优化投资环境、协助解决各类困难 , 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
在引进外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 , 汕头制定出台了《汕头经济特区个人独资企业条例》 , 成为我国首部个人独资企业法规 , 提出集体经济、横向联合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一齐上;在改革用人制度上 , 将原来执行的“无限期委任制”改为“任期制” , 企业干部改为“聘任制” , 实施了领导干部定期述职评议;在管委会办事作风上 , 率先推行了24小时审批答复制 , 提高工作效率 , 在国内开政府机关对企业服务承诺制先河 。
这种自创立之初就印刻在血脉里的务实敢闯 , 让汕头在新时代仍然迸发着改革发展的新活力 。 近日 , 粤东首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在汕头综合保税区顺利通关 。 去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 今年3月又批复同意汕头保税区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 汕头计划用三年至五年的时间 , 将其打造成为全国先进的综合保税区 , 争取进出口总额达到100亿元以上、税收达到10亿元以上 。 综试区叠加综保区 , 成为新时代汕头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缩影 。
“扩大后的汕头经济特区如何发展?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特区建设者面前的一个严肃的重要课题 。 我们认为 , 在基础工业综合发展的同时 , 必须引入高新技术产业 , 必须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规模经济 , 形成规模效益 , 逐步实现科技产业化 。 ”1993年 , 时任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辟明在文章中写道 。
【光明日报|务实敢闯的汕头风头正劲】从1992年决定设置 , 到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高新区 , 再到2017年被批复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如今的汕头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以科技研发创新作为核心 , 大力发展5G智能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四个主导产业 , 并培育特色产业的“1+4+1”创新产业体系 , 正在聚集和点亮整个粤东地区的创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