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为何越来越强

18.3% , 这是2018年时各地高考成绩排在本省前30%的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的平均比例 。 一年后的2019年 , 这个比例提高到了33.3% , 而且最高的两个省份的比例分别达到55.3%和49.8% 。
“这就意味着 , 高考成绩排在本省前30%的优秀毕业生中 , 有超过半数或者接近半数报考师范专业 。 ”在教育部9月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布和以这样一组数据对比 , 表明教师职业对青年学子吸引力的变化 。
国运兴衰 , 系于教育 , 关键在教师 。
编制待遇有保障
“各地招聘新教师岗位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 。 ”张布和举例说 , “某个省的省会城市今年招考912个中小学教师岗位 , 报名人数约1.9万 , 报名人数和招考岗位比例达到20:1 。 ”
编制和待遇 , 这是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 。 为了有效缓解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 , 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文件 , 指导各地通过加大挖潜创新力度、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调剂等多种方式 , 增加中小学编制 , 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 。
比如 , 江西以教师招聘为契机 , 调剂新增3万个编制;云南从全省事业单位跨区域、跨行业调剂空编 , 为教育系统补充1.8万个编制 。
教师待遇的提升 , 一方面体现在多地采取硬招实招 , 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的目标部分实现 。 同时 ,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也得以全面实施 , 中央财政近5年来划拨奖补资金206亿元 , 惠及中西部725个县8万多所学校近130万名教师 , 合力实施乡村教师医疗、住房、荣誉奖励等多种保障政策 。
另一方面 , 住房、办公、教学等硬件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 。 比如 , 围绕推动解决乡村学校教师“来不了”“留不住”的现实问题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支持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投资超过200亿元 , 支持建设40多万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 , 从高原、山区、牧区等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做起 , 有力改善了乡村支教、交流和特岗教师的基本工作生活条件 , 为他们安心从教解决后顾之忧 。
教育培训更完善
“今年财力那么紧张的情况下 , ‘国培计划’的投入不减反增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发布会上介绍 , “国培计划”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国家行动 。 自2010年启动实施以来的十年里 ,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172亿元 , 培训教师校长超过1680万人次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编写的《“国培计划”蓝皮书(2010—2019)》显示 , 十年来 , “国培计划”为中西部教师提供了至少1次的国家级培训 。 其中 , 陕西、内蒙古、甘肃、吉林、山西教师人均参训超过2轮;青海、西藏、海南和宁夏教师人均参训甚至超过3轮 。 “国培计划”还带动了地方政府培训资源投入 , 广大教师有了更多不断学习、终身发展的机会 。
除此之外 , 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扩大省属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加强教育学科建设、综合大学创办师范学院、增设教育学科专业……一系列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举措 , 既让广大师范生切实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 也让更多青少年看到了教师行业、师范专业的前景 。
“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教育 , 是教师队伍的源头活水 。 师范教育办得好不好 ,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队伍素质高不高、教育事业发展强不强 。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介绍 , “十三五”期间 , 发改委安排28亿元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等38所师范院校 , 重点加强实践办学能力和学科建设 , 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 。
采访人员从发布会上获悉 , 中央财政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 , 中央高校师范生和公费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分别提高了3000元和5000元 。 各省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明显增强 , 全国有28个省份通过在学免费、到岗退费等多种方式 , 实行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