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控规今日发布 新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内容( 二 )

核心区将建设韧性城市 。 降低人口与建筑密度 , 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留空间 。 注重留白增绿 , 增加小微绿地、口袋公园 , 提升公共开放空间覆盖率 , 加强城市通风廊道建设 。

 

坚持平战结合 , 统筹好应急救灾物资的运输和储备 , 建设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 。 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设施建立平疫转换预案 。 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健康安全标准 , 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过程中补齐公共设施和管理维护短板 。 设置居住区入口多功能公共空间 , 做到平疫结合 。

 

在建设韧性城市的实施上 , 将制定大型公共建筑转换为应急设施预案 , 以及临时可征用的公共建筑储备清单 , 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 结合小微空间更新改造、基层社区治理以及责任规划师制度 , 各街道牵头组织开展一批居住区入口多功能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实施 , 满足疫情期间临时检查岗亭、应急物资分配等的空间需求 。

 

追问

为什么要新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关内容?

 

核心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关系到首都功能的保障 。 因此 , 首都功能核心区未来应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 健全预警响应机制 , 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 , 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 , 注重央地军地协同 , 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 把健康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新京报采访人员 邓琦

编辑 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