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智慧城市逐渐具体,陈根:从学术讨论到生活相关( 二 )


陈根|智慧城市逐渐具体,陈根:从学术讨论到生活相关
文章图片
疫情下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六个维度为智慧城市建设确定了基本框架 , 而疫情期间5G的商用部署加速则为智慧城市六个维度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于是 , 在信息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之下 , 智慧城市建设得以驶入快车道 。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 , 5G并不是4G技术系统的升级或是补丁 , 而是完整的系统或是流程再造 。 5G技术的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组网灵活的综合性优势在实际演示运用中尽显 , 特别是在海量数据同步快速传输方面可极大地提升效能 。 基于此 , 城市的数字化进程被大大加快 , 在疫情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 基于移动通信基础服务 , 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算力、算法等信息挖掘技术为支撑 , 基于移动大数据 , 实现了行为主体空间活动追踪分析 , 构建了城市空间活动观测体系 , 成为科学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 借助通信系统 , 推广健康码、手机信令、乘车码等 , 实时反映城市空间活动状态 。
这些技术和措施 , 对疫情发展态势的研判、疫情防控关键节点的部署及精准施策等 , 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信息化防疫手段 , 也展示出智慧城市的强大功能 。
其次 , 疫情期间 , 城市的传统交通运转被按下“暂停键” , 而以通信网络为支撑的信息服务不仅调节了常规的城市交通网络服务 , 也凸显了信息化背景下远程协作模式的潜力 , 使得城市依旧能保持“活力” 。
信息化和智慧化的便民服务技术 , 扭转了我国在疫情防控前期出现的阻断有力但保障不足的现象(如中转旅客滞留、医护人员通勤困难、封闭小区居民就医出行不便等);通过重新组织调配运力 , 有序恢复了交通运输服务 , 保障了重点人群出行顺畅 。 同时 , 高速、便捷的通信网络和适宜的软件平台通过提供高清直播、远程会议等服务功能 , 不仅为居民生活和及时复工提供了便利 , 也保障了城市防控治疗工作的基本需要 。
最后 , 居民生活保障 , 由高度的线下依赖转向线上与社区结合服务 。 虽然严格的居家隔离政策普遍限制了居民出行 , 但是信息化技术有效保障了居民生活物资需求 。 以网络购物平台为基础 , 用配送与收货信息搭建“配送热力图” , 科学规划路线 , 提高配送效率 。
针对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 , 以疫情为契机 , 加快政府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化进程:被动式响应转变为积极主动式服务 , 独立分割的平台组合为一个综合共享平台 , “跑零次”和“视频办”开始成为新常态 。 新冠疫情背景下 , 凸显出未来城市建设中 , 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完善智慧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社区自组织和应对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 以实现灾害救助的本地化 。
陈根|智慧城市逐渐具体,陈根:从学术讨论到生活相关
文章图片
智慧城市真的“智慧”吗?
智慧城市的发展 , 最终目的是为了建设更加高品质城市生活和更加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 但显然 , 我国现阶段的智慧城市建设依旧是不完善的 。 疫情在凸显智慧城市功能和成绩的同时 , 也暴露出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对于数据的管控来说 , 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时 , 各地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数据 , 包括数据采集不充分、流通不顺畅等 。 比如 , 在疫情防控中 , 一些城市医疗资源、防疫物资、企业产能数据缺失 , 只能采取传统手段临时报数 , 信息僵化、重复采集等问题突出 , 无法支撑防疫指挥机关进行有效调配 。
在推进复工复产时 , 面对跨区域人员流动带来的防疫压力 , 各地数据无法流通互认 , 与医疗、公安、交通等信息难以第一时间互融 , 为精准把握外来人员健康状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