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詹姆斯逝世110周年:“星球上最可爱的男孩”( 四 )

(喜欢穿着诺福克夹克之类 , 配以浅色的衬衣和宽松的领带)

, 似乎跟他的大牌教授身份不甚相符 , 但他为人和善 , 风度迷人 , 经常跟学生一起漫步校园 , 谈笑风生 。 他的课堂既启迪心智 , 又轻松活泼——以至于一天上课时 , 有位学生打断他的讲课

(威廉的名言是 , “生活像课堂 , 随时会被打断”)

, 请他“尽量严肃一些” 。 另外 , 据桑塔亚纳回忆说 , 由于威廉·詹姆斯教授时常陷于思考的“意识流”

(该词系威廉首创)

, 因此他上课时经常停下来询问坐在前排的学生:“我讲到哪里了?”

与当时心理学大咖如冯特、弗洛伊德等人不同的是 , 威廉·詹姆斯虽然卓有建树 , 但无意于建立门派 。 杜波依斯

(W.E.B.Du Bois)

是威廉·詹姆斯的学生 , 开学不久威廉便奉劝他“放弃哲学 , 改行历史”——杜波依斯成为首位荣获哈佛博士学位的美国黑人 , 日后更成为著名社会活动家 , 他的“双重意识”说明显受到威廉·詹姆斯的启发 。 另一位女作家奥斯汀

(Mary Austin)

也曾宣称 , “威廉·詹姆斯是美国最伟大的教师” , 因为他慧眼识人 。 1909年 , 威廉·詹姆斯初见荣格

(后者陪同弗洛伊德至克拉克大学做讲座)

时,便预言他是“心理学的未来”——荣格与威廉·詹姆斯第二次谈话后 , 对弗洛伊德学说产生怀疑 , 不久创立社会心理学说 。 另一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对威廉·詹姆斯更是感佩不已 , 因为后者曾赠送她永远难以忘怀的一件小礼物——一根鸵鸟羽毛 。

正如杜威后来评价的那样 , “威廉·詹姆斯既没有创立自己的思想体系 , 也没有开枝散叶教授各路弟子 , 但他的观点却广泛散布在整个现代心理学的内容里 。 ”女作家斯泰因

(Gertrude Stein)

曾在拉德克利夫学院选修过威廉·詹姆斯的讲座课程 , 据说有一次斯坦因在上交的空白考卷上写下一段话 , “詹姆斯教授:真抱歉 , 我今天实在是一点都不喜欢这份考卷 。 ”出乎意料的是 , 威廉·詹姆斯居然不以为怪 , 因为他秉持的教育理念——“我走进课堂 , 是为了激发思想”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斯泰因在回忆录中声称 , “我日后的成功归因于一位伟大的老师:威廉·詹姆斯 。 ”这也是威廉·詹姆斯与绝大多数哈佛教授不同之处:威廉自承“我从来没有受过专业的哲学训练 , 我上的第一节心理学课是我自己开设的 。 ”——照杜威的说法 , “威廉·詹姆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从而保护他的头脑免受学院派的荼毒 。 ”——真可谓因祸得福 。

此外 , 威廉·詹姆斯与他人不同之处还在于他高深的文学素养 。 得益于乃父的开明教育 , 他精通英法德语 , 谙熟西方文学经典

(他最爱的诗歌是勃朗宁“文法家的葬礼” , 可见其文学品位与众不同)

。 他的文风简洁明快 , 引人入胜 。 哈佛校园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是 , 图书管理员询问前来借阅的学生:“你是写小说的心理学家詹姆斯的书 , 还是要写心理的小说家詹姆斯的书?”——这显然来自英国女作家韦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