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GDP增长10000倍!深圳40年来究竟做对了什么?( 三 )


见证“移民之城”大时代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 深圳在短暂的40年间 , 从一个人口只有30多万的边陲“小渔村” , 发展为如今管理人口超2000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 背后秘诀可围绕一个“人”字展开 。
从创市之初 , 深圳就是一个对人才开放的城市 , 最早打破传统的地域、体制等限制 , 引全国之才、集全国之力建设 。 早在特区创办之初 , 就曾出台不少全国瞩目的引才之策 。 包括农村户口入深圳户籍 , 家属没工作的 , 深圳安排工作;分配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住房;高薪聘任人才 , 聘用期满留去自由等等 。
例如 , 蛇口1981年在全国公开招聘人才 , 打破了由上级部门调派干部的做法 , 首开新中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 。 1983年 , 蛇口率先实行薪酬改革方案 , 不论级别职务 , 根据才能和贡献确定薪酬 。
【中国财富网|GDP增长10000倍!深圳40年来究竟做对了什么?】一时间竟引得全国人才东南飞 , 不少人受特区朝气蓬勃的生机召唤而来 。 放弃“铁饭碗”闯荡深圳的徐少春就是其中一位 。
1990年 , 徐少春带着368元的养老保险金前往深圳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 , 不久后他再次辞职 , 借了5000元购进一台286电脑创办了深圳爱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 这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金蝶软件公司 。
据不完全统计 , 1997-1999年间 , 深圳人才大市场仅接待像徐少春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 , 数量就超过了350万 。 而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之初 , 深圳全市技术人员只有一名拖拉机维修员和一名兽医;如今这一数字已超过200万 , 40年间深圳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增长了近100万倍 。
如此大揽人才 , 不难让人想起“来了就是深圳人”那句脍炙人口的口号 。 有学者将深圳的创新气质与其移民特色联系起来 , 解释“移民之城”为何能够成为创新之城 。 “早期到深圳的移民大多都是抛弃了原有的稳定生活 , 愿意承受迁移带来的不确定性 , 去满足其对未来的高预期 , 这种文化特质尤其适合以IT为背景的高科技领域的创新 。 ”
唐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移民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原有的阶层 , 多元化的交往变得很正常 , 比如5个人凑在一起 , 一个是包工头 , 一个懂技术 , 一个能办得下贷款 , 一个做过处长 , 再来一个搞财务的 , 新公司就诞生了 。
过去40年 , 深圳的常住人口增加了约42倍 。 直到目前 , 深圳依然在采取宽松的户籍政策 , 大专以上学历落户不受限制 。 深圳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 , 2019年 , 全市新引进人才28万人 。
勇当制度创新策源地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的教授代明 , 他曾于1999-2004年在深圳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先后任职研究员、研发部长 , 对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颇有研究 。
在他看来 , 深圳特区成立之初曾是一座“四无”城市——无重化工业基础、无重大国家项目、无西方大型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无资源环境承载力 , 深圳凭什么迅速实现崛起?
不少学者认为 , 深圳的崛起得益于其区位优势 , 毗邻香港;也有学者认为 , 其得益于政策优势 , 税收优惠、土地保障带来巨大红利;更有学者将其归纳为有为政府加之有效市场 。
代明认为 , 区位论、政策论、方略论皆有一定道理 , 但多少有些“失焦” 。 在众多沿海、沿边经济特区中 , 深圳的成功与其背后的制度创新不无关系 。
例如 , 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 , 全国各地都来经济特区参观学习 , 民间科技企业相关规定也逐渐影响到全国 , 民营科技企业开始在全国遍地开花 。
唐杰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很多人说深圳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 , 但忽略了一个方面 , 深圳很早就在科技创新方面尝试系统化地设计制度 。
早在1987年2月 , 深圳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 , 在全国首次提出科技人员可以以现金、实物及个人所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权等工业产权作为投资入股 , 并分取应得的股息和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