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GDP增长10000倍!深圳40年来究竟做对了什么?( 二 )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曾针对此事问过相关决策者 , 其回应称 , “深圳作为特区就是要胆大敢试 , 这样做无非面临两个结果 , 一个就是中央不同意 , 我就把它关了;第二个就是中央把我骂一顿 , 允许我接着开 。 但无论哪种结果 , 都要试了再说 。 ”
就是在如此开创性举措之下 , “吃螃蟹”精神在深圳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深化 , 贯穿了整个40年 。
仅以住房制度改革为例 , 1980年 , 深圳开始建设东湖丽苑 , 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1987年 , 深圳敲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拍卖“第一槌”;如今 , 深圳在2018年又启动了“二次房改” , 提出到2035年 , 新增建设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 , 超出商品房的供应量 。
从“三来一补”到“三新一高”
自蛇口工业区设立出口加工区开始 , 深圳特区就凭借廉价劳动力、土地的比较优势 , 吸引了一大批港资进入 , 包括第一家引进来的酒店、第一座引进的加工厂等 , 迅速打开了特区对外开放的局面 。
从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 。 特区设立之初 , 深圳仅有1家县办企业 , 员工108人 。 借助“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方式 , 深圳成功嵌入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 。 到了1994年底 , 深圳特区的“三来一补”企业就超过了8000家 , 从业人员100万人 , 产品种类也从不足10种发展到近千种 , 构成了以视听产品为主的现代电子工业体系 。
以富士康为例 , 作为首批进入大陆的台资企业之一 , 富士康在1988年就开始在深圳设厂 , 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的数次跃迁 。
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回忆称 , 富士康在深圳的第一个生产基地是位于深圳宝安西乡的电脑接插件厂 , 到2004年已经逐渐从简单的“三来一补”向电脑、手机等高端制造转型升级 , 凭借劳动力红利、大规模、高效率、低毛利的策略 , 迅速崛起为全球最大“代工巨头”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唐杰认为 , “以外商投资为主、生产以加工装配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成为深圳加入全球分工体系最简明扼要的政策主张 。
然而 , 到了20世纪90年代 , 随着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减弱 , “三来一补”企业的高耗能、高污染等后遗症也开始显现 , 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 1993年底 , 深圳特区出台决议 , 停止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 , 这也标志着深圳利用低成本要素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结束 。
为培育新兴产业 , 深圳在“八五”计划中明确制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 先进工业为基础 , 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战略 , 提出“把深圳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和生产基地”的目标 , 力主发展电子、石化、轻工、纺织、新型建材、精密机械等六大主导产业 。
一个被特区传为佳话的细节是:1999年 , 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在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获得了关键的第一笔220万美元风险投资 。 而这个日后被称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技术成果交易会 , 成了深圳特区在新世纪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开端 。
在经历了“腾笼换鸟”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后 , 深圳成为了“三新一高”(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 。
自2009年以来 , 深圳先后出台实施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配套政策 ,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
截至2019年 , 深圳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已超过3万家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0155.51亿元 , 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2.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也达到了67.3% 。
中国财富网|GDP增长10000倍!深圳40年来究竟做对了什么?
本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