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闭关锁国:大清政府如此奇葩的规章、举措,滞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封建经济 , 以及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日趋尖锐的矛盾冲突 , 导致清政府神经质地认为 , 外来异己势力会加强反政府的力量 。
为此 , 清政府构筑了一道隔绝中外的堤墙 , 以为任凭堤墙之外时局变幻、风雷激荡 , 自己可以关上“天朝”的大门 , 不不闻不问 , 高枕无忧 。 可是 , 历史的发展无情地破灭了大清王朝的这一梦想 。
到了近代 , 中国的门户已经大开 , 许多帝国主义国家蜂拥而至之时 , 一些封建保守派仍然力图回避与西方国家交往 , 拒绝接受一切新生事物 , 徒劳地坚守着“闭关锁国”的政策 。
一、“闭关锁国”政策的奇葩表现 。
1、固定外国人的商贸地域 。 大清立国之初 , 中外贸易并没有限制在一地 , 外国商人可以到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的口岸贸易 。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 , 乾隆皇帝以“民俗易嚣 , 洋商错处 , 必致滋事”为理由 , 将通商口岸限制在广州一地 。
【历史故事】闭关锁国:大清政府如此奇葩的规章、举措,滞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文章图片
清代的广州港(图景)
当时 , 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多产于江浙闽皖的茶叶和丝绸 , 都需要从陆路长途运输到广州出口 。 因茶叶和丝绸的产地离广州很远 , 为此导致其成本增加 , 而且容易损坏霉变 。
但是 , 清政府根本不考虑经济效益 , 只是硬性规定茶叶和丝绸不得就近出口 , 只可在广州一地和外国通商 。
而广州的对外贸易 , 又被清政府特许的“十三行”(清政府指定的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商人掌控 , 因此 , 外国商人来到中国后 , 主要与几个特许的行商接触贸易 , 而不是广大的自由商人 。
2、限制外国人的行动范围 。 为了限制外国人的行动 , 清政府制定了种种苛细繁杂的规条和章程 。 如 , 所谓“防夷五事”、“民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等等 。
通过这些规章 , 禁止外国人长期居住在广州;禁止中国人受雇为外商服务;禁止中国人向外商借款;禁止外国人坐轿子;禁止外国妇女进入广州城;外国人在广州商馆居住 , 不准擅自出入(每月只有三天时间可以在附近散步)等等 。
【历史故事】闭关锁国:大清政府如此奇葩的规章、举措,滞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文章图片
外国人在广州(图景)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 , 那就是要隔绝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接触、交流 。 清政府曾诏令:“向定规程 , 俾民夷不相交接 。 ”
3、避免与外国人的社交往来 。 鸦片战争后 , 为了固守所谓的“天朝”体统 , 道光和咸丰两代皇帝躲在紫禁城里 , 从来不和外国人见面 。 后在外国侵略者的强硬要求下 , 同治皇帝才被迫第一次接见了外国公使 。
【历史故事】闭关锁国:大清政府如此奇葩的规章、举措,滞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文章图片
同治帝接见外国使节(图景)
清政府也不愿向外国派出外交人员 。 同样是在外国的压力下 , 清政府才勉强请了一个美国人蒲安臣作为清政府的代表 , 组成中国的第一个外交使团 , 到欧美巡回访问 。
4、拒绝西方先进的文化技术 。 1862年 , 在洋务派的促动下 , 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同文馆 , 后又增设了天文算学馆 , 这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 。 1871年 , 在曾国藩、李鸿章的联名奏请下 , 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生出国(美国)学习 。
【历史故事】闭关锁国:大清政府如此奇葩的规章、举措,滞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文章图片
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图像)
这两件事 , 被封建保守派猛烈抨击为“用夷变夏” , 在政治上掀起轩然大波 。 结果 , 留美学生中途停学 , 全部撤回;同文馆也招不到学生 。
1876年 , 英国人在上海修筑了一条三十里长的吴淞铁路 , 这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 。 铁路修筑完成后 , 清政府以二十八万两白银高价收购后 , 拆毁弃置水中 。
1881年 , 清政府建成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运煤铁路 。 最初 , 由于保守派反对用蒸汽机牵引 , 只好用牲口拉着车厢在轨道上爬行 。 保守派还扬言:“电线铁路 , 变华为夷 , 鄙见迂疏 , 期期以为不可 。 ”
二、“闭关锁国”政策的负面影响 。
1、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闭关政策 , 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
清代的蓝鼎元在其《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
“南洋未禁之先 , 闽广家给户足 , 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 既禁之后 , 百货不通 , 民生自蹇 。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 , 使沿海居民 , 富者贫 , 贫者困 , 驱工商为游手 , 驱游手为盗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