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对越还击,仅3个小国公开支持中方,美国中立藏有深意

十年中越战争前因后果之八:自卫反击:未达目的的军事行动
作者:桅杆
【前言】1979年2月17日开始的中越战争 , 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 却因种种原因 , 这场战争并未像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一样广泛宣扬 。 本人认为 , 无论国家关系如何变化 , 我们都应铭记这段历史 , 铭记在这场战争中为国献身的勇士们 。
1、惩罚行动:速战速决的边界战争
战争爆发:1979年2月17日凌晨 , 中国军队在500公里的边界线上对越南发动突袭 , 万炮齐发 , 惊天动地 , 中越战争爆发 。 解放军分东、西两线 , 越过中越边境发起攻击 。 此战的主要目的 , 是要迫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 同时惩罚越南的背信弃义行为 。 东线集团的对面是越南较发达地区 , 交通条件较好 , 离河内较近 , 可以直接威逼越南中枢 。 因此 , 东线集团是战争的主攻方向 , 西线集团是辅助攻击方向 , 但自卫反击的作战行动首先在西线展开:
【爱历史】对越还击,仅3个小国公开支持中方,美国中立藏有深意
文章图片
2月16日晚间 , 西线集团主力13军开始行动 , 偷渡红河 。 至17日晨 , 已渡过4个团的兵力 。 17日7时许 , 行动被越军发现 , 偷渡随即变成强渡 。 至当天中午 , 13军主力全部渡过红河 , 展开战斗行动 。 战至21日 , 越军纵深防御体系被摧毁 , 打开了战役通道 , 后续部队陆续投入战斗 。 由于是惩罚性质的战争 , 战役行动以打击和消灭越军有生力量为作战目标 , 解放军仍采用拿手的迂回、穿插、分割、再围歼的战术 。 越军则利用其适应气候、熟悉地形、占据工事等优势 , 以地方部队和民军在一线节节抵抗 , 主力部队实施机动作战 , 以应对解放军的进攻 。
两支军队在战斗中 , 都英勇顽强 , 不怕牺牲 。 越南北部山峦重叠 , 道路崎岖 , 非常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运动和作战 , 加之越军顽强抵抗 , 整个作战行动异常艰难 , 进展缓慢 。 但解放军发扬一往无前的精神 , 奋勇作战 。 战至3月3日 , 西线集群先后攻占柑塘、老街、沙巴等西线重镇 , 越军345被歼灭 , 316A师被重创 。
【爱历史】对越还击,仅3个小国公开支持中方,美国中立藏有深意
文章图片
对越自卫反击战 , 我军炮兵阵地对越军阵地进行炮火覆盖
2月17日凌晨 , 在炮火准备后 , 东线集团分三路迅速攻入越南境内 , 目标直指河内门户、越北重镇谅山 。 其中南、北两路钳击越北重镇高平 。 当天下午 , 东线部队即切断了高平越军南逃之路 , 越军346师完全被围 。 战至25日凌晨 , 解放军占领高平 , 越军346师被歼 。 同期 , 地处中越交通要道的同登亦被攻克 。 高平和同登攻占后 , 通往谅山的通道即被打开 。
2月27日 , 攻打谅山的战斗正式打响 。 经过激烈战斗和反复拉锯 , 至3月2日 , 谅山终被攻克 , 自河内赶来增援的越军精锐第308师被击退 。 谅山距河内130公里 , 沿途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 , 更有利于机械化部队运动和作战 。 此时 , 河内门户已经洞开 , 无险无工事可守 , 自古有“谅山下、越王降”的说法 。 针对严峻的战场形势 , 越南紧急发布了全国总动员令 , 开始在河内采取疏散行动 , 并从柬埔寨战场调回3个主力师(第31、304、325师)保卫河内 。
【爱历史】对越还击,仅3个小国公开支持中方,美国中立藏有深意
文章图片
1979年3月4日 , 55军攻克越北重镇谅山 , 次日我方宣布撤军(李永安摄 , 网友上色)
【爱历史】对越还击,仅3个小国公开支持中方,美国中立藏有深意
文章图片
163师在谅山市区留下的宣传标语
各方反应:中越两个红色阵营国家和传统盟友爆发大规模战争 , 举世震惊 , 国际上纷纷做出反应 , 发表声明 , 并各自站队 。 对中国进攻越南 , 国际上的态度大体上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反对中国 , 以苏联为首的大多数红色阵营国家在声明中谴责中国入侵 , 要求中国立即撤军;第二种是中立 , 以美国为首的多数西方国家 , 对中越战争表示遗憾 , 呼吁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 中国从越南撤军;第三种是支持 , 明确表态支持中国的 , 只有柬埔寨、朝方和巴基斯坦3个国家 。 从各方的以上反应可以看出:当时的国际社会阵营分明 , 但国家的战略利益决定了各自的态度 。
其实 , 国际社会的第二种态度 , 表面上中立 , 实质上偏向中国 。 在安理会讨论“中国侵略越南”问题时 , 苏联拉越南控诉中国 , 中国拉柬埔寨控诉越南 , 美、英、法表面上当和事佬 , 希望苏联保持克制 , 暗地里帮助中国 。 前文所述的三个“三角关系” , 此时表露无遗 。 安理会最后不了了之 , 邓公访美的成果在此时充分显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