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为什么管理组织绩效远比管理个人绩效重要?( 三 )


2 , 组织绩效设计牵引绩效目标达成
组织绩效考核要与企业发展的阶段匹配 , 所以 , 组织绩效的设计必须是牵引而不是抑制业务发展和绩效目标达成的 。 华为把组织绩效目标设置为底线值、达标值和挑战值三档 , 其中 , 底线值大致为达标值的80% , 挑战值大致为达标值的120% 。 这个设计背后的考量是:公司总的期望是达标 , 但组织之间是有差异的 , 有的可以超额完成 , 有的可能完不成 。 完不成的组织 , 公司希望它们至少要守住底线 , 否则对总体目标的达成影响太大;能完成的组织 , 公司希望它们适当超额 , 以填补那些完不成的组织造成的差距 。
要达到这样的管理目标 , 公司在考核应用上必须拿出强有力的办法 , 越过底线的 , 要有惩处措施;超额完成的 , 要有更刺激的奖励方案 。 比如 , 在市场导入期 , 考核销售组织就要避免用收入、利润这样的考核指标 , 因为这个阶段它们正在“洗盐碱地” , 让它们有积极性的办法之一是战略补贴 , 同时把它们阶段性的市场目标与战略补贴挂钩 。 在市场成长期 , 可以考核销售组织的收入和回款 , 但不宜考核利润 , 这个阶段要继续鼓励它们做大规模 。 在市场成熟期 , 可以均衡考核它们的收入、回款和利润 , 牵引效益和赢利能力 。
再比如 , 对于产品线组织来说 , 在市场导入期 , 产品线组织应加强收入和销售毛利率考核 , 但不宜考核利润 , 目的是牵引市场放量 。 在市场成长期 , 可以适当加入利润考核 , 牵引它们有质量地扩张 。 在市场成熟期 , 产品线应加强成熟产品的人均效益考核 , 以牵引它们将研发人员迁移到新的产品领域或公司其他领域 。
总之 , 组织绩效考核必须先搞清楚企业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要什么就牵引什么;不知道要什么 , 考核就会迷失方向 。
企业一般用平衡计分卡作为组织绩效管理的工具 。 需要说明的是 , 平衡计分卡其实是战略管理的工具 , 企业通过平衡计分卡的4 个维度(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来定义战略目标 。 平衡计分卡运用在组织绩效管理方面 , 要注意不同的组织承接战略目标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 因此不能千篇一律地从这4 个维度来定义组织绩效 。 各组织单元要从战略目标中提取与它们有关的方向和指标 , 从不同方向支撑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
3 , 个人绩效考评要“考”和“评”相结合
正如前面所言 , 组织绩效本质上是关系绩效 , 因此个人绩效考评要尽可能地调动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互动 。 而“考”和“评”相结合的个人绩效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 “考”要聚焦核心目标 , 确保责任结果达成;“评”要引导全面责任履行和适度跨界 , 确保组织节点之间无缝连接 。
“评”的部分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PBC 中关键过程承诺部分;责任范围内未纳入PBC 的部分;岗位或角色之间的灰色地带 , 这部分要鼓励大家去主动跨界 , 避免出现三不管的工作空档 。 对个人绩效采用“考”和“评”相结合的方式 , 目的是期望组织尽可能达到足球场上的运动效果 , 每个人既要守位 , 又要补位 , 共同演绎一场攻势足球赛 。
在华为 , 目标责任制员工采用相对考评的模式 , 考评结果一般分为5 档: A 表示超出挑战值 , B+ 表示在达标值和挑战值之间 , B 表示在达标值附近 , C 表示在达标值和底线值之间 , D 表示在底线值以下 。
那么 , 个人绩效考评为什么采用相对考评而不采用绝对考评呢?这里就涉及一个定价问题 。 企业的业务活动频繁且复杂 , 变化是常态 , 业务颗粒也不标准 。 如果采用绝对考评 , 必然涉及对每个业务颗粒进行定价的问题 , 这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 管理成本高不说 , 合理性就让人存疑 。 如果每个业务颗粒只有定价了才去做 , 内部的运作效率和业务响应会成为大问题 。
基于这样的考虑 , 采用相对考评就能起到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响应速度的作用 。 考评的目的是应用 , 考评结果分档可以为后续应用提供前提 , 比如考评结果为A 或B+ , 说明业绩超出预期 , 应予以重奖 , 是晋升的首选对象;考评结果为B , 说明正常完成了业绩目标 , 可以有一定奖励;考评结果为C , 说明没有完成业绩目标 , 不应奖励;考评结果为D , 说明不胜任工作 , 应纳入不胜任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