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读书笔记:辛亥革命中的“排满”宣传及其时代局限( 三 )


【爱历史】读书笔记:辛亥革命中的“排满”宣传及其时代局限
文章图片
【爱历史】读书笔记:辛亥革命中的“排满”宣传及其时代局限】宁调元(1883—1913)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 , 于武昌英勇就义
另一革命宣传家雷铁厓 , 说得更为露骨:
“中国立国以来 , 皆吾汉人之本土 。 吾汉族生于斯 , 长于斯 , 聚国于斯 , 自有历史以来 , 数千年于兹 。 中国之土地 , 即吾汉族之家产物 , 而断不容他族盗袭之 , 以高据吾之主权也 。 ”
“中国自建国以来 , 蒙古时中国全亡 , 五胡辽金时中国亡一半 , 燕云十六州之割 , 中国之亡非亡 , 定于汉人之主与否 。 ”
【爱历史】读书笔记:辛亥革命中的“排满”宣传及其时代局限
文章图片
《雷铁厓集》封面 , 雷铁厓(1873-1920) , 因病情恶化于病逝于自贡
按照“大汉族主义”的传统观念:(汉族)处于统治地位时 , 少数民族即蛮夷;(汉族)处于被统治地位时 , 把少数民族统治者斥之为“外人” 。
民国建立以后 , 革命党人和历届政府尽管都在宣传“五族共和” , 但仍然具有很强的时代局限性 。 譬如对“大汉族主义”和“排满”宣传中的消极因素 , 未能给以应有的清理 。 即使开明如孙中山 , 其主张的“国族论” , 即家族宗族国族整合模式 , 不仅带有浓厚宗法色彩 , 并有意无意地回避理应相互平等对待的民族关系问题 。
【爱历史】读书笔记:辛亥革命中的“排满”宣传及其时代局限
文章图片
孙中山公祭明孝陵
民国政府所倡导的“一个中华民族” , 其本质就是想把其他各少数民族“同化于汉族” , 依然能依稀看到“华夷之辨”的传统阴影 。 “排满”宣传中的消极因素及其负面效应 , 并未随着“排满”口号的消失而绝迹于神州大地 。
“民族主义”是一把两面刃 , 既可以伤害对手 , 也有可能反噬到自己 。 就拿“排满”口号来说 , 它固然加速了辛亥革命成功的进程 。 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 极有可能被民族分裂分子所利用 , 用来破坏我国今日和平统一、繁荣发展的稳定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