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也能当“乐圣”?贝多芬未竟遗作竟能被人工智能复原……( 三 )


可“艺术”一词 , 自古便与技术、手艺通假 。 贝多芬的遗产当中 , 很多也是技术方面的贡献 。 他的交响乐作品要求扩大乐队编制 , 尤其是铜管乐分量急剧加重 , 否则无以表达他所要求的强烈的戏剧冲突 , 由此导致指挥这一职务的专门化发展 。 这些特性又被后来的贝辽兹、瓦格纳、马勒、勋贝格等人 , 推展到人类听觉包线的极限 。 今天乐迷们沉迷其中的 , 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挥们如何把控、组织这些材料 , 口味也愈发精细化 。 他开启的 , 是属于浪漫主义的一页 , 而今天的古典音乐市场的最大份额 , 也仍由他的继承者分享 。
对于十九世纪初的维也纳音乐生活 , 贝多芬的声誉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钢琴家的身份上 。 据同代人记述 , 他的即兴演奏水平无与伦比 , 可惜当年没有影象录制技术 , 后人只能凭借想象 , 领略一二了 。 我们如今所听到的 , 只是乐谱所记 , 夸张地说 , 有点像失去软组织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 凝止在时间的岩层中 。 他对于钢琴艺术的贡献 , 影响至今的是演奏技术 。 每个琴童都练习过的299、599、740等教程 , 便出自他的学生卡尔·车尔尼之手 , 而李斯特则是他的再传弟子 。 贝多芬的一生 , 恰逢一个历史节点 。 作为拿破仑战争的后果 , 中欧各国的社会组织方式 , 再不可能重返传统的宗法社会 。
对音乐家来说 , 他们的听众则从贵族变为有教养的市民阶级 , 而演出场所也从宫廷沙龙 , 逐渐转移到剧场、音乐厅等公共空间 , 作品传达出的情绪也往往更加激越 。 而与之相应的 , 是对大音量的新需求 。 那也是乐器的设计与制作工艺出现巨大进步的时代 , 除铜管乐之外 , 比如圆号 , 最明显的就是钢琴 。
随着琴弦钢材的改进 , 机件精度的提高 , 真正的现代钢琴便应运而生 。 随之而来的是更为雄浑的音质 , 以及更宽的音域 。 贝多芬后期使用的“宽木”和埃拉尔钢琴 , 都具有这些特征 。 作为现代三角琴的前身 , 它们的核心更像平置的竖琴 , 只是绷拉弦组的框架改用铸铁结构 , 键盘也扩展到6个八度 , 黑白共72个键 。
贝多芬在技术方面对音乐的影响 , 还远不止于此 。 上世纪三十年代全球发行的第一张慢转唱片 , 录制的就是他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 , 要是还用老式的78转 , 整曲一套四张才能容下 。 激光唱片发明后 , 每张75分钟的时长设定 , 也是以他的《第九交响曲》作为参照 。 从此 , 人们在家播放这样的大型作品 , 也免去了唱片翻面的烦扰 。
这些都是机械复制年代的往事 , 而在眼下的算法王朝治下 , 凡事扯上人工智能已经成了标配 。
据信贝多芬完成了《第九“合唱”交响曲》之后 , 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那几部晚期弦乐四重奏的写作 。 至于这部《第十》 , 直到他1827年去世 , 也只有一些零散的片段 , 还有笔记 , 可供后人研究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曾经有人根据这些材料 , 代笔写过一个曲式上的完整版 , 演出机会虽然不多 , 但也有录音传世 。
德国音乐学和编程专家团队的这种工作的挑战性不问可知 。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 就像古生物学家根据一枚恐龙的牙齿 , 为一个灭绝超过六千万年的物种 , 复原出完整形态 。 他有自己的解剖学和其他相关知识可供运用 。 对于古典音乐 , 可以参照曲式格律和已知主题的发展逻辑 , 推断出某个乐章可能以何种方式构思和完成 。 但你很难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凭空拟造 , 比如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的后两个乐章 。 即使勉强为之 , 效果也未必能如人意 。
今天的智能技术 , 或许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解算能力 , 分析出一个作者一般性的风格特征 , 以此补足那些从未存在过的空白 。 但也仅此而已 。 有人评价过某个人工智能版《未完成》续作 , 说它更像出自当代好莱坞 , 而不是十九世纪初的维也纳 。
不久前读到一篇侯世达早年的成名作《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一书中的文章 , 其中谈到一款名为“音乐智能实验”的软件 , 缩写EMI 。 这个程序的编写者大卫·寇普 , 用它创作出一首肖邦风格的马祖卡 。 侯世达在钢琴上按谱试奏这首新创舞曲 , 感到它确实有所倾诉 , 而且是以肖邦的方式 , 其中的波兰情调也可以辨识 。 据这位认知科学专家解释 , 该程序的工作方式 , 就是分析作曲家的已知作品 , 归结出组合模型 , 再将音符构合的意素 , 无缝融入更大单位的“肢体”当中 。 而这也是一个不间断深度学习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