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医院医生刘泮力:我多“进”一点 病毒就多“退”一点( 二 )

  

6月的北京日光炽烈 , 防护服密不透风 , 加上护目镜和N95口罩的严密防护 , 不消片刻 , 汗水就顺着发丝、鬓角流了下来 , 内衣已经湿透 , 护目镜也因汗水而雾气朦胧 , 濡湿的睫毛偶尔会遮挡视线 , 刘泮力努力地挤一下眼睛 , 这样看得更清楚些 , 保证采样的准确严密 。

  

“你已经干了两个多小时了 , 这么热的天 , 要当心身体 。 ”知道刘泮力血压偏高 , 同事总是会催促着他去休息 , 刘泮力没听 , “现在大部分医务人员都在一线 , 看到大家都安全我才能更安心 。 ”

  

采样工作中最难应对的就是孩子和老人两个群体 , 有些是因为沟通 , 有些则是由于恐惧 。 为保证一次采样成功 , 有些工作要做到前面 。

  

“那个小不点戴着帽子、口罩 , 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 , 父母带她进来时 ,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 泪珠在眼睛里打转儿 。 ”刘泮力说起给一位5岁小女孩采样的经历 , 孩子不好沟通 , 那就要从家长“入手” 。

  

先是“拉家常”建立信任 , 再向他们解释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咽拭子采集流程要求 , 安抚家长的紧张情绪 。 “家长关”过了 , 刘泮力又弯下腰安慰起小女孩 , 几经沟通 , 当确认孩子能够配合完成采集工作后 , 刘泮力一次采样成功 。

  

从机场防疫到社区核酸采集 , 面对每一场硬仗 , 刘泮力说 , 自己不是不怕 , 但是疫情不退我不能就这么退了 , “阻断病毒的脚步多进一点 , 病毒蔓延的速度就会多退一点 。 ”

北京市第六医院医生刘泮力:我多“进”一点 病毒就多“退”一点。  

新京报采访人员 姜慧梓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