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雍正皇帝因一字改了众多地名,但在1956年又都改了回去,是何原因

在古代 , “避讳”是让人很恼火的一件事 , 好好一个名字 , 因为避某讳不能用了 , 需要换个字或者写字时缺个笔划 , 读音也要变 。 这是当时的君王或尊亲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 , 也避免敌对者和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名字进行人身攻击 , 从而冒犯君主或尊亲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
【爱历史】雍正皇帝因一字改了众多地名,但在1956年又都改了回去,是何原因
文章图片
古籍和碑文中的避讳 , 宏为换字避乾隆弘历讳 , 民为缺笔避唐太宗李世民讳
“避讳”产生得很早 , 公元前770年左右的《春秋公羊传》就记载:“春秋为尊者讳 , 为亲者讳 , 为贤者讳 。 ”像隋朝时为避炀帝杨广的讳把“广年县”改为了“永年县”、唐朝时为避高祖李渊的讳把“清渊县”改为了“清泉县” , 这两者的情况避的是“为尊者讳” 。
“为贤者讳”则是体现在避孔子的讳上 。
孔子名丘 , 因孔子是圣人 , 避其名讳即所谓“圣讳” 。 早在北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就因避孔丘名讳,改“垄丘县”为“垄县” 。 到了清朝雍正时则更“狠” , 在雍正三年(1731年)为了避孔子名讳,先是把“丘”字规定成为孔子的专用名 , 又创造出来一个“邱”字供民间使用“凡系丘字 , 俱加为邱氏 , 凡系地名 , 皆易他名”:
【爱历史】雍正皇帝因一字改了众多地名,但在1956年又都改了回去,是何原因】在姓氏方面 , 全国姓“丘”的 , 都要加个耳字旁 , 改姓“邱”字 , 并且不许发音为“邱” , 要读成“七”音 。
【爱历史】雍正皇帝因一字改了众多地名,但在1956年又都改了回去,是何原因
文章图片
沈丘、邱县、章丘、安丘几县清代雍正之后修撰的地方志记载
在地名方面 , 《清史稿·志五十九·礼三》记载:“加邑为邱 , 地名读如期音 , 惟圜丘字不改 。 ”除了用来从祭天的天坛“圜丘”的“丘”字不改之外 , 其他地方如直隶的内丘、任丘 , 山东的章丘、丘县、安丘 , 河南的封丘、沈丘、商丘 , 山西的灵丘等等带有“丘”字的地名 , 全部改成“邱” , 并且发音为“期” 。
【爱历史】雍正皇帝因一字改了众多地名,但在1956年又都改了回去,是何原因
文章图片
民国北京地图中的天坛及圜丘
那么如果今天看地图 , 会发现很多地方的名字又都从“某邱”改成了“某丘” , 这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呢?
有人认为在战争年代就改了、有人认为是在1956年普及和推广《汉字简化方案》时改的、有人认为是在1979年开始的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改的 。
其实改“邱”为“丘”并没有像上面所说的在战争年代时的那么早 , 也不是在1956年普及和推广《汉字简化方案》时 , 而是比1956年稍早一丢丢的时间或者是同时发生的 。 1955年12月22日 ,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时要求:
从1956年2月1日实施之日起 , 全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图书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弧内的异体字 。
【爱历史】雍正皇帝因一字改了众多地名,但在1956年又都改了回去,是何原因
文章图片
1956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发布第一批异体字 , 其中有丘
而推出的这批异体字里就有丘字 , 在丘字后边有个括弧 , 里边为“坵”和“邱”两字 , 这就是丘的“异体字” , 也就是文件中所要求的“一律停止使用”的内容 。
【爱历史】雍正皇帝因一字改了众多地名,但在1956年又都改了回去,是何原因
文章图片
山东省1955年和1958年地图上的丘县、章丘、安丘三地对比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汉字简化第一表》、《汉字简化第二表》中均没有再次出现要求改“邱”为“丘” 。 因此 , 各地把地名从“某邱”改成“某丘” , 是落实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文件的具体体现 。
【爱历史】雍正皇帝因一字改了众多地名,但在1956年又都改了回去,是何原因
文章图片
1956年《关于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没有丘和邱
当然1955年的文件要求在1956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 。 而1956年通过《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是1月28日通过 , 可以想象两个文件应该都是在2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 。 虽然是同时实行 , 但却并不是同一个文件 , “邱”和“丘”算是异体字 , 而不是一为繁体一为简体 , 这一点需要分清楚 。
【爱历史】雍正皇帝因一字改了众多地名,但在1956年又都改了回去,是何原因
文章图片
河南省1955年和1958年地图上封丘、商丘、沈丘的对比
另外在1979年开始的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也的确发布了一个和地名相关的文件 。 1979年12月25日 ,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 , 其中第二章第十条规定:“地名命名要简明确切 , 不用生僻字和字形、字音容易混淆的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