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三刻开刀问斩”经常出现在古典小说和影视剧当中 , 另外还有一句“秋后问斩”也为我们熟知 。 这两句“名词”的频繁亮相 , 不禁使我们对其产生了一些好奇 , 古人为何偏偏要在秋后及午时三刻对犯人执行大辟之刑呢?这两个时间点有什么深意吗?
文章图片
首先“秋后问斩”和“午时三刻问斩” , 都属于古代对犯人执行死刑的时间节点 , 秋后是指过了“秋分”之后 , 午时三刻在古代有两个时间点 , 对应问斩的午时三刻大约是现今的11.45分(后文具体介绍) 。
在一般情况下 , 午时三刻是配合秋后这个时间点来执行 ,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 , 不到秋天时 , 就对犯人行刑了 , 因为秋后相当于现代的死刑缓期 。 如果判定是斩立决 , 那就不用等待秋后了 , 在当天或者之后的某天就可以执行 , 如果是罪大恶极者 , 也不一定会等到午时三刻 。
至于古人为何要选择在秋后的午时三刻执行死刑 , 主要源自古人的认知和迷信 , 以及对死刑的敬畏和尊重生命 。 古人认为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 不适宜执行大辟之刑 , 秋冬季节 , 草木开始凋零 , 天气逐渐寒冷 , 执行死刑可顺应天道 。
文章图片
为什么要选择午时三刻执行 , 是因为古人认为人死之后阴气太盛 , 只有选择阳气充足的时辰行刑才能压制住杀人的阴气 , 而午时三刻便是阳气最盛的时辰 。 不过选择秋后和午时三刻行刑还有其他的深意 , 其中也有为犯人考虑的 。
古代选择“秋后问斩”的原因
从上文已知 , “秋后问斩”是指秋天之后行刑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 这个“秋后”并不是指“立秋”(秋天的开始)之后 , 而是要等到“秋分”之后 。 至于为什么是秋分之后 , 是因为立秋是秋天的最开始的阶段 , 立秋时还处于“中伏”期间 , 酷暑还未过完 。
在立秋后、秋分前还有“处暑”和“白露”两个节气 , 处暑过后 , 暑气才逐渐消退 , 气温也才开始下降 , 直到白露后 , 天气才真正有了一定的凉意 。 秋分后才算完全进入秋天 , 大部分地区的雨季已经结束 , 冷气具有一定的势力 , 此时才算有了肃杀气氛 , 才符合古人行刑的时机 。
文章图片
古代选择秋后问斩的第一层深意是为了顺应天意 。 我们也知道 , 大多数人古代百姓是目不识丁的 , 也就导致人们对事物缺乏认识 , 或者认知比较片面 , 尤其是在科学、天文等方面 , 以至于对天象和自然界产生的一些现象无法正确理解 , 如自然灾害、天狗食日(日食)等 。
古人认为出现日食是代表凶兆 , 表示有妖孽侵犯皇帝的统治 , 而一些帝王也是这么想的 。 古人认为有“造世主”在支配人间的一切 , 认为灾害、瘟疫等一切都是上天赐予的 , 所以也就导致古人所做的一切行为要符合或顺应天意才行 , 对犯人执行死刑也是如此 。
古人认为“春生 , 夏长 , 秋收 , 冬藏”是万物的生长规律 , 而春天和夏天处于万物生长的时间 , 实施刑罚不符合自然秩序法则 。 而秋冬之后 , 万物凋零 , 寒风萧瑟 , 充满肃杀气氛 , 此时行刑符合自然秩序法则 , 也就应当顺应天意 。
文章图片
因此 , 古代行刑一般就放在了秋季之后 。 而关于“秋冬行刑”的记载(《左传》)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 到了汉代时 , 秋冬行刑更是上升到理论高度 , 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总结出一套“天人感应”学说 , 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刑) , 四政要和天意代表的四时相呼应” 。
应该“先德后刑” , 初夏行庆赏、秋冬主刑罚 , 立春后不得再刑杀 , 之后的朝代也采用秋冬刑罚的思想 , 也就有了“秋后问斩”的说法 。 不过也不是非要等到秋后才可以行刑 , 一些罪大恶极的犯人也可能当时就被判处“斩立决”了 , 或者是皇帝执意行刑 。
除此之外 , 秋后行刑还有其他的深意 , 因秋后问斩并不是立即执行 , 这样就有了缓冲时间 , 可以避免犯人被随意执行死刑 , 也就能给那些被冤屈的犯人有时间和官府诉冤 , 或者通过他人的帮助找出证据 , 证明自己是被冤枉的 , 从而避免出现冤杀的情况 。
- 【爱历史】王敬则叛乱:有功之臣的悲剧下场
- 【历史故事】西拉米王妃罕见奢侈,佩戴太后绿宝石项链,网友:珠宝配美人
- 【爱历史】侨置郡县和土断:外来户没有立足之地
- 【历史故事】萧宝卷继位:名副其实的暴君
- 【历史故事】“报告,美国有5颗核弹即将抵达我国境内!”
- 【历史故事】清史:德军侵占胶州湾,瓜分狂潮开始
- 【历史故事】北京城的四九城,四和九分别指的是什么?
- 【爱历史】大禹治的是冰川融水?中国传说时代史考
- 【历史故事】戚夫人被斩断四肢、做成人彘后,为何没有流血而亡?真相令人发指
- 【游戏世界】谁才是新生代奥特曼的武器大师?欧布捷德只有4个,他却有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