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个国家 , 只有自己强大了 , 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他国人才 , 为其效力 。
近年来 ,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有目共睹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国家 , 无数的外国人才纷纷来到中国淘金 , 为中国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同时 , 也得到了无数的荣誉和奖赏 , 可谓是一举多得 。
“航母之父”巴比奇就是这样的传奇 , 作为一名前苏联人 , 他拒绝了美国人的邀请 , 执意来到了中国 , 为中国的航母事业奉献了自己最好的年华 。
前苏联的“航母之父”
巴比奇 , 全名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巴比奇 , 1941年1月27日出生在前苏联 , 9岁的时候跟随自己的父母来到了乌克兰 , 之后就一直在那里生活 , 直到前苏联解体 。
在乌克兰居住的几十年时光中 , 巴比奇作为航母装备总设计师、设计局主任和对外经济联络部主任 , 见证了前苏联从高光到没落的全过程 , 是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
巴比奇的前半生 , 与前苏联的航母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前苏联的所有航母都是在他的组织之下才诞生出来的 , 成为前苏联与美国分庭抗礼、称霸全球的重要武器 。
这些航母包括基辅号、明思克号、新罗西斯克号、巴库号、第比利斯号(现在的库舰)、瓦良格号和乌里扬夫斯克号等七艘 , 是名副其实的“航母之父” 。
其中的瓦良格号在前苏联解体的时候 , 还没有完全建成 , 成为了巴比奇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 更成为他与中国打交道的开始 。
最高级的下岗工人
1991年 , 苏联解体 , 巴比奇所在的黑海造船厂被迫关闭 , 拥有一身造航母技术的巴比奇成为了一名高级下岗工人 。
从黑海造船厂下岗之后 , 巴比奇仿效自己的父辈 , 用自己的笔杆子记录下自己的前半生 , 将毕生的造航母经验写了下来 , 一下子就形成了好几本著作 , 包括《我们的航母》、《圣尼古拉斯城及其航母》、《航母海上对抗》等作品在内 , 成为指导航母建造与作战的圭臬之作 。
如果不是瓦良格号被中国买走的话 , 巴比奇可能就将在著书立说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 成为一名航母学者 , 再也不能从事实际的航母制造 。
从1995年开始 , 一直到2001年 , 在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之后 , 瓦良格号终于从黑海造船厂来到了中国 。
在这六年里面 , 无数人为了这一艘船殚精竭虑 , 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才将其从遥远的黑海“搬运”到了中国的造船厂 , 可谓是筚路蓝缕 , 一路艰辛 。
来到中国再创辉煌
随着瓦良格号的最终落户中国 , 黑海造船厂的技术工人也成为了大家手里面的香馍馍 , 特别是中美之间 , 为了争取这些人 , 纷纷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
对于家大业大的美国人来说 , 开出的报酬自然远胜于了彼时的中国 。
然而 , 基于曾经的历史和现实的需要 , 黑海造船厂的大多数技术人员包括巴比奇在内 , 都选择来到中国 , 为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而奋斗 。
在中国 , 巴比奇再次上岗 , 作为最权威的造航母专家 , 巴比奇在中国生活得风生水起 , 游学 , 办讲座 , 出书等等 。
此外 , 巴比奇还担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的顾问 , 获得了2014年度“齐鲁友谊奖” 。
如今的巴比奇 , 享受着在中国的生活 , 继续为中国的航母事业出谋献策 , 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
对于巴比奇的付出 , 懂得感恩的中国人自然不会忘记 , 给予丰厚的回报的同时 , 也将他的名字写入了中国航母历史之中 。
在巴比奇的帮助之下 , 瓦良格号的改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在经历了六年的等待之后 , 瓦良格号改名为辽宁舰 , 成为中国第一艘下水的航空母舰 。
作为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 辽宁舰具备了基本的作战能力 , 成为守护中国领海的又一利器 。
然而 , 辽宁舰最大的作用还是为制造其他航母提供实验、科研和训练用途 , 可以这么说 , 辽宁舰就是新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校” 。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
- 清华大学|美术馆嵌入产业园,上海打开“科创+文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