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闲话懿文太子——朱标

大明孝康皇帝——朱标 , 当然这个皇帝是追封的 , 历史上我们还是习惯称他为”懿文太子“ 。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 , 所以也是朱元璋用心培养的继承人 。 只是天不假年 , 37岁那年朱标便病逝了 。
历史上皇太子比皇帝先逝的例子有很多 , 但是像朱标这般因为他的离世影响而彻底改写大明初年历史的 , 却少之又少 。 比如朱元璋晚年性情的改变 , 皇太孙朱允炆的上台 , 还有著名的“靖难之役”等等 。
【历史故事】闲话懿文太子——朱标
文章图片
朱标像
我们聊聊朱标吧 , 说说大明初年的风云诡谲 , 说说大明开国三代君王的恩恩怨怨 。
倾尽全力的培养
朱标出生于至正十五年 , 这个是元代的年号 , 当时朱元璋正在率部攻打南京 。 在前线的朱元璋听到自己大儿子出生的消息 , 欣喜不已 , 战酣之际还爬上了南京郊外的一座山头 , 并题了“到此山者 , 不患无嗣”几个大字 。
所以朱元璋对于朱标 , 是倾注了巨大的父爱 , 并用最豪华的资源来培养这个长子 。
至正二十年 , 五岁的朱标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 。 朱元璋此时正与陈友谅 , 张士诚争夺最后的胜利 , 仍然专门为朱标设置了一个叫“提举司“的机构 , 并让大儒宋濂作为朱标的老师 。
【历史故事】闲话懿文太子——朱标
文章图片
朱元璋像
洪武元年 , 朱标十四岁 , 大明刚刚创立 , 当年十月朱元璋又设置了一个“大本堂” 。 大本堂算是一个教室和图书馆的综合机构 , 朱元璋斥重金收拢名典经籍于此 , 聘请各方名士于此执教 , 又选拔了一大批民间俊才与宫卿的嫡长子入堂学习 , 为的就是一个目的——陪太子读书 。
随着朱标一点点地成长 , 以及作为太子对于国事渐渐深入地参与 , 提举司和大本堂已经无法满足朱标的需求 , 于是在洪武二十二年 , 朱元璋正式给朱标配备了一套完整的东宫官署 , 即——詹事院 。 这个詹事院 , 就是明代后来詹事府的前身 , 有明一代基本都是沿袭了这个东宫系统 。
【历史故事】闲话懿文太子——朱标
文章图片
明代官员
我们可以再看看朱元璋给朱标配备的豪华师资力量 。 李善长是太子少师 , 徐达是太子太傅 , 常遇春是太子太保 , 掌管大都督府的冯宗异兼着詹事院的詹事 , 还有一群明初耳熟能详的比如刘伯温 , 王薄 , 赵庸 , 杨宪 , 邓愈 , 汤和 , 耿炳文等等 , 都多少挂着教导太子之职 。
这些人虽然很多只是挂着虚职或者荣誉称号 , 但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于朱标及其东宫属官的重视 。
【历史故事】闲话懿文太子——朱标
文章图片
内廷
朱标也的确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一片苦心 , 一位学识渊博 , 饱读诗书 , 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儒雅太子 , 出现在世人面前 。 但恰恰是朱标身上浓重的儒家标签 , 让朱元璋开始焦虑和不安 。
适得其反的结果
朱元璋没文化 , 起码说他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 , 这一点我想大家没有异议吧 。 在我眼里 , 朱元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阀 。 刀口舔血的大老粗在上位之后 , 一般都非常忌讳别人说自己没文化 , 也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身上的这个标签 ,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一个有文化的孩子 。
朱元璋就是这么做的 , 可以说为了让朱标成才 , 朱元璋动用了自己能够动用的一切资源 , 并且他自己时刻不忘对朱标言传身教 , 处处以儒家的经典教义来教导朱标 。
【历史故事】闲话懿文太子——朱标
文章图片
儒家精义
《明太祖实录》里关于朱元璋教导朱标的事例非常多 。 比如说朱元璋让朱标现场观摩农民耕种的辛劳 , 教导他要重农 , 爱农 , 爱护民力;又比如朱元璋拿汉代的“七国之乱”来考朱标的功课 , 教导他要维护皇家的和谐稳定;还有告诫朱标要修身自重的 , 要勤政戒怠的 , 要任贤远邪的 , 等等等等 , 数不胜数 。
我们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 , 朱元璋为朱标选择的直接授课老师 , 选拔具体主事的东宫官员 , 乃至他自己的言传身教 , 几乎都遵循着儒家的典义来操作 。 于是 , 朱标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位儒家太子 , 心中充斥着仁义礼智信 , 并且努力去践行 。
【历史故事】闲话懿文太子——朱标
文章图片
宫廷
但是朱元璋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啊 。 明初的各种大案要案 , 动不动就株连上万人 , 开国功勋几乎被屠戮殆尽;朱元璋崇尚严苛厉法 , 但凡犯事的官员都判处了重刑;还有锦衣卫 , 更不用说了 , 这个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情报机构 , 居然可以绕过《大明律》直接对官员和民众拘捕判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