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万章篇》中写道: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 大夫受地视伯 , 元士受地视子男 。 ”代表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封爵 , 实际上最古老的爵位甚至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期 , 只不过这是《通典》的作者杜佑提出的 , 而他并没有资料佐证 , 因此史学家普遍认为 , 我国从周朝开始实行爵位制度 。
文章图片
我国的爵位与西方爵位大致相似 , 可以分为
【【历史故事】清朝的“镇国公”和“一等公”孰高孰低?看完才知道差距有多大】“公、侯、伯、子、男”五等 , 其中以公爵最为尊贵 。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 , 公爵本身有演化为多种 , 比如国公、郡公、县公等 , 到了清朝 , 在爵位体系中正式出现了镇国公 。 那么清朝的“镇国公”和“一等公”究竟谁的地位更高?
镇国公最早出现于宋朝 , 《宋史》记载:
“大观二年(1108年)三月乙亥 , 封子模为镇国公 。 ”宋徽宗赵佶封自己的儿子为镇国公 , 只不过这时的“镇国公”并不是一种爵位 。 明朝时期也有镇国公出现 , 同样也不属于封爵体系 , 直到清朝时期 , 镇国公才真正算作是一种爵位 。
文章图片
而“一等公”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国公 , 属于五等爵位中最高级别 。 在公爵中有三等划分 , 最高贵的是“一等公” , 属于超品级 。 至于“镇国公”和“一等公”孰高孰低 , 清朝史书没有详细说明 , 但是从一张清朝爵位对比图就可以看出其中端倪 。
不难发现图中的爵位分为两种 , 一种是宗室爵位 , 一种是功臣爵位 。 实际上清朝还有一种蒙古爵位 , 是专门封给蒙古人的 , 而宗室爵位则是专门封为皇室子弟 , 功臣爵位是给汉族功臣 。 一个是用血脉作为纽带 , 一个是功劳作为标准 , 不难看出宗室爵位是凌驾于功臣爵位之上的 。
文章图片
同属于中级爵位的“镇国公”和“一等公” , 虽然都是超品 , 但是镇国公要尊贵得多 。 这一点从官服和待遇上也可以看出 。 据《清史稿》记载 , “镇国公”可配东珠五 , 上衔红宝石、顶金龙二层的朝冠 。 而“一等公”则只能够佩戴东珠四 , 上衔红宝石、顶镂花金座的朝冠 。 不仅少了一颗东珠 , 还不允许有金龙装饰 。
在皇帝开大朝会时 , 镇国公也是走在一等公之前 , 其实只要看看封“镇国公”和“一等公”的都是那些人就知道两者的差距 。 “镇国公”作为宗室爵位 , 一般都是皇子的嫡长子 , 比如乾隆的孙子就被封为镇国公 。
文章图片
而一等公则多为朝廷重臣 , 比如康熙朝的鳌拜、索尼;雍正一朝的年羹尧、凌柱;乾隆朝的傅恒、阿桂、福康安、和珅等等 。 这些人无一不是朝廷重臣 , 基本都曾经手握重权 , 但是从地位上而言 , 还是不及皇帝的嫡系子孙 , 因此“镇国公”和“一等公”之间 , 无疑“镇国公”的地位更高 。
当时也仅限于地位高 , 实际上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在朝廷中的影响力 , 功劳功绩 , 镇国公都比不上一等公 。 毕竟能够荣获一等公爵的臣子 , 哪个不是皇帝心腹 , 朝廷的巨无霸 , 甚至某个时期还可以一手遮天 , 所以即使“镇国公”的地位要高 , 但是他们依旧不敢惹这些手眼通天的“一等公” 。
文章图片
再加上清朝宗室的爵位是不断递减的 , 除了铁帽子王之外 , 其他爵位每一代都会减少一级 。 因此镇国公如果不进位郡王 , 那么他的嫡长子就会成为辅国公 , 到了辅国公依旧不求上进 , 只知道吃皇粮 , 那么下一代就成了镇国将军 , 再到辅国将军 , 最后彻底失去爵位 。
这也是清朝皇室为了应对大量宗室子弟而想出来的对策 , 可即便如此 , 清朝后期依旧冗爵严重 。 朝廷赋税一大部分都用来养那些废物八旗子弟 , 导致朝廷只能从百姓身上获取 。 这也是为啥清朝百姓对那些遛鸟喝茶 , 无所事事的八旗子弟痛恨的原因 。
文章图片
- 【历史故事】明朝的泗州城是如何渡过洪灾的?
- 【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魏延和马超单挑,谁更厉害?
- 【历史故事】中国古人有没有不愿意受外族统治的意识?
- 【历史故事】魏国末年名将邓艾,杀死了多少蜀汉名将和名臣后代?
- 【历史故事】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诸子皆早亡,嘉庆成为清朝第一位平庸皇帝
- 【爱历史】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诸葛亮都无力回天?
- 【历史故事】沈万三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家产都给朱元璋?
- 【爱历史】大清的第一位公主,远嫁蒙古后,命运多舛,只有她是例外
- 【历史故事】他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上任仅仅三天就驾崩
- 【爱历史】明朝剃发令,每个人半个月就得剃一次头,剃头从此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