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中国古人有没有不愿意受外族统治的意识?

中国古人的内心是否认可现代的民族意识?
还原历史需要还原是处在那个时代的人对那个时代的感受 , 姚大力先生这一文章从文天祥、谢枋得等人的实际经历入手 , 从他们的诗词中抽丝剥茧 , 带你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 , 探寻古人的族群与民族观 。
12世纪 , 南宋将领岳飞面对自己国家的北部领土落入女真人之手的严峻局面 , 在一首中国人都知道的词里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 , 笑谈渴饮匈奴血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 朝天阙 。 ”
比岳飞稍晚 , 一个出使金国的南宋使臣范成大 , 描写他在宋朝故都开封城的地标“州桥”遇见当地百姓的情景说:“州桥南北是天街 , 父老年年等驾回 。 忍泪失声问使者 , 几时真有六军(天子统领的军队)来?”
推翻蒙元王朝的朱元璋 , 曾用这个口号来动员反元:“驱除胡虏 , 恢复中华;立纲陈纪 , 救济斯民 。 ”在此之前 , 他还说过:“
慨念生民久陷于胡 , 倡义举兵 , 恢复中原 。

此种意识也同样生动地反映在南宋士人不甘接受金统治华北的事实的议论中:“一屈膝则祖宗庙社之灵尽污夷狄 , 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 。 ……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 。 ”
【历史故事】中国古人有没有不愿意受外族统治的意识?
文章图片
▲宋蒙战争示意图(1235-1279年)
这些只是很多类似例证中之最广为人知者 。 因此 , 若问中国古人有没有不愿意受外族统治的意识 , 答案是“有” 。 但这其实不止是一个简单的有无问题 。 所以需要对这种意识作以下四点更深入的说明 。
第一 , 这种意识反映出对不同人群间文化差异的鲜明而强烈的意识 , 如“左衽”“冠冕” 。
第二 , 被明确感知的 , 还不止是文化差异 , 而已经从文化差异被提升为一种族群的、即对是否出于共同血统的认知与区别 。 在这里 , “夷狄”指的就是与汉人不相同的族群 。
李良嗣言:“良嗣族本汉人 , 素居燕京 。 自远祖以来 , 悉登仕路 。 虽食禄北朝(此指辽朝) , 不绝如线 。 然未尝少忘遗风 , 欲褫左衽 , 而莫遂其志 。 ……良嗣虽愚憨无知 , 度其事势 , 辽国必亡 。 ……欲举家贪生 , 南归圣域 。 ”
他在这里明确使用的“族” , 即是族属或血统的概念 。
所以“左衽”或“右衽” , 不仅是服饰差异问题 , 通过它体现的是夷夏之别的重大区隔 。 族的意识 , 在它带有共同血统观念的意义上 , 就是一种族群意识 。
可是第三 , 上述族群意识并不必然地带有排斥非汉族群之政治统治的意思 。 “辽国必亡”(辽亡当时还没有成为事实 , 但说话的人认为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 是李良嗣之所以愿意归顺宋朝的前提 。 这不止是他一个人的想法 。
辽将亡之时 , 燕人投奔宋境者 , 皆以“契丹无主 , 愿归土朝廷”为言 。 以君臣关系为标志的政治认同 , 可以超越对于不同人群间文化差异的意识 , 超越对每个人群所特有的只存在于本人群之中的共同血统观念 , 也就是对不同人群的族裔认同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意识 。
在传统中国 , 与族裔认同相比 , 政治认同更占支配地位 。
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张力 , 但并不相互颠覆 。 其中占第一位的是政治认同 , 也就是王朝国家认同 。
第四 , 传统社会中那些从表面看来很像近现代民族主义诉求的种种表述 , 至多只能称作是某种“伴生性的原民族主义”(associatedproto-nationalism)主张 。 它实际上是在“两国相争 , 各为其主”的政治斗争 , 尤其是在征服战争时 , 作为国家主义或者“爱国主义”的动员手段而被加以利用的一种意识 。 它依附于“两国相争”的特定历史形势 , 因此也往往熄灭于“两国相争”了结之时 。
实际上 , 传统“帝国”一般都是多民族的 。 在传统中国 , 每当建立一个新王朝 , 都要“易服色、颁正朔、改年号” 。 这表明它们确实需要向大众呈现能证明自己获得“正统”的合法性依据 , 但它与统治人群与被统治人群在族属上是否相同基本无关 。 处在蒙元初期的汉人主张“能行中国之法 , 即为中国之主” , 就说
明族属问题不是证明政权合法性的基本元素 。
现在我还要举一个最为人所知、但又很少为人详知的例证 , 也就是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代表了传统时期中国民族主义典型立场的文天祥的例子 , 来说明“伴生性原民族主义”与近现代民族主义之间的重大区别 。
公历1279年3月19日 , 盘踞在广州湾海面之上的厓山岛(今已成陆)内的南宋流亡小朝廷 , 受到元军的总攻击 。 当时这个岛“方圆八十一里” , 上面聚集了二十万军民 。 战争只持续了一天 , 宋军全线溃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