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中国古人有没有不愿意受外族统治的意识?( 三 )


使臣一定是把自己的来意告诉了谢枋得 , 因此后者写了一封信作答复 , 里面说:“大元制世 , 民物一新 。
宋室孤臣 , 只欠一死 。
”意思是我承认元朝统治的合法性 , 但我是前宋留下来的人 , 尽管没有勇气去死 , 也万不能再在元朝做官 。 他三番五次地推辞举荐 , 最后被强制送往首都北京 。 像文天祥一样 , 这时他面前只有两条路:或者做官 , 或者用一死来拒绝做官 。 于是他只好在北京绝食而死 。
元朝被明朝推翻后 , 也出现了为拒绝在新朝做官而被迫自杀的人 。 其中有一个人叫王翰 , 为躲避新朝廷的任命 , 藏身乡里将近十年 。 但他还是被寻获了 , 只好用自杀来拒绝明朝委派的官职 。 他死前写了一首绝命诗说:“昔在潮阳我欲死 , 宗嗣如丝我无子 。
彼时我死作忠臣 , 覆氏绝宗良可耻 。
今年辟书亲到门 , 丁男屋下三人存 。 寸刃在手顾不惜 , 一死了却君亲恩 。 ”
王翰是西夏党项人的后裔 , 但他已经完全汉化了 。 元亡时 , 他原想自杀 , 但当时没有这样做 。 因为他还没有留下后人 , 如果就这样死去 , 就会由于无后而背上不孝的罪名 。 十年后明朝的地方官找到他 , 要他出来做官 。 这时他已有了三个儿子 。 所以他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好友照看 , 自己为抗拒明朝强迫他做官而毅然自裁 。
他的这些行为和理念 , 全出于汉文化的忠、孝那一套 , 足以说明他自己认可的 , 已是汉家人物的身份 。 像王翰这样的元遗民 , 今日尚可查考的 , 少说也有数十名 。 比见于《宋遗民录》收录的人数要多得多 。
【历史故事】中国古人有没有不愿意受外族统治的意识?
文章图片
▲《宋遗民录》一书作者至今仍存争议 , 所载为元初宋朝遗民琐事 。
元亡之后 , 居然还有人为拒绝在明朝做官而自杀 , 这可能让现代的人们更不容易理解 。 蒙古人对汉地社会的统治被推翻 , 对汉人来说这不意味着“华夏重光”吗?为什么还会有汉人为忠于元朝而自杀呢?可见他们这样做 , 并不是出于现代人理念中的民族主义立场 。
文天祥、谢枋得、王翰这些人所表达的 , 是一种“遗民”立场 。
在一个王朝已被新建立的王朝取代的时候 , 它是一种针对曾在前一个王朝做过官员的人们的道德约束 。
这一约束并不要求“遗民”拒绝或者甚至反抗新王朝的统治 , 也不要求他们天天伸长脖子朝着新政权吐唾沫 , 只要求他们不能再进入新王朝的各级机构里担任正式官员 。 因为他们都已在旧朝受过“恩典” , 所以终身不能背叛这一恩典 。
遗民身份并不妨碍具有这种身份的人在新王朝统治下当一名普通老百姓 。 而且这种身份及身而止 , 不遗传给后辈;换句话说 , 遗民的儿子以及更小的后辈人完全可以接受新朝的任命 。 文天祥的儿子事实上就接受了元朝的官职 。 他不属于遗民 , 因此他并不受只针对遗民的道德约束 。
对于遗民的这种道德约束 , 成熟于宋代 。 在文天祥的境遇之中 , 这就是儒家道德对他的全部要求 。 他做到了这个要求 , 因此成为伟大的道德英雄 , 已经伟大得无可挑剔 。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他具有当时根本不存在的民族主义立场 。 这是对古人的苛求 。 而把他作为一个具有民族主义思想色彩的人来加以描写 , 看来像是在拔高文天祥 , 实际上却是对他真实形象的歪曲和侮辱 。
族群乃至民族 , 未必如相当多的社会学家所以为的 , 是到近代才产生的一种人群分类范畴 , 民族主义则是一种近现代才有的思潮 , 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已经存在的民族或族裔集团所具有的某些属性 , 使民族或族群观念在整个人群内的渗透程度空前地获得加强 。 这就使近现代的民族或族群拥有了与传统时期的民族和族群极其不同的政治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