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赵光义、李世民的庙号同为“太宗”是否巧合?( 二 )


有了自己的团队 , 李世民快速行动 , 增强自己的势力范围 。 一是创建自己的文学馆 , 其中有将近20名学士充当他的国事顾问;二是开始千方万计架空太子建成的权力 , 将太子的人尽可能的调离原来的关键岗位;三是招募组建了“长林兵团” , 这个兵团因驻扎在太子东宫的长林门附近而得名;四是在洛阳城中拉拢军政要员为己所用 。
624年李世民的势力已经足以与太子建成抗衡 。
之后就发生了原任太子府侍卫的庆州都督杨文干谋反事件 , 将太子建成牵扯其中 , 使得太子之位摇摇欲坠 。 在事件发生后 , 高祖虽然没有治罪太子 , 但许下了“废建成 , 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承诺 。
唐高祖事后还是失言了 , 继承人的位子仍然在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摇摆不定 。
两人对于太子之争日益白热化 。 唐高祖已经没有能力去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了 。
626年终于发生了“玄武之变” 。 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砍死 , 皇子元吉被李世民的武官杀死 。 在这场政变中 , 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全部被杀 , 全家被逐出皇室宗籍 。 唐高祖被胁迫让位 。
【爱历史】赵光义、李世民的庙号同为“太宗”是否巧合?
文章图片
李世民以一种不光彩的方式抢夺了皇帝之位 。
之后史书还记载了唐太宗懈怠隐退的唐高祖的一些事例 。
632年 , 一位御史上奏陈诉 , 年迈的高祖住在宫城西部狭窄的大安宫内 , 虽然居所与太宗居所近在咫尺 , 但太宗已经好久没有去探望他了 。 太宗每年夏天去夏宫避暑 , 而高祖却被留在长安忍受热天的煎熬 。 后来太宗想请高祖一起去避暑时 , 高祖拒绝了 。 太宗于是着手在宫城的东北面为高祖建造大明宫 , 但施工的当年 , 高祖就去世了 。 太宗为高祖建造的陵墓却远远小于他为他妻子所建造的陵墓 。 这也成为他不孝的一个明证 。
皇家权力之争 , 历朝历代屡见不鲜 。 李世民的手刃兄弟同胞 , 残害侄子 , 固然人神共愤 , 但李渊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的摇摆不定 , 则是玄武门惨剧的起因 。
到了宋朝 , 赵匡胤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 , 却不立太子 。
而对于弟弟赵光义 , 因在“陈桥兵变”中的出色表现 , 赵匡胤给予了格外的信任和提拔 。 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开封府尹 。 开封府尹 , 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 , 几乎控制着整个都城地区 , 在五代时期 , 这个职位只被授予可能继承皇位的人 。 969年宋太祖离开都城南下进攻北汉时 , 赵光义被任命为开封留守 。 后又封晋王 , 位列宰相之上 。
【爱历史】赵光义、李世民的庙号同为“太宗”是否巧合?
文章图片
杯酒释兵权
赵光义的官职一直高于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 。 赵德昭已成年 , 但宋太祖从未让他担任过重要的官职 , 甚至于离开皇宫建立自己府邸 , 也没有被封王 。 直到976年 , 宋太祖去世 , 宋太宗即位 , 才被封为武功郡王 。
宋太祖关于继承人的想法 , 至今是个谜 。
大致分为三个说法 。
一 , 宋太祖正值盛年壮志 , 突然去世时仅50岁 。 他应该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时间来考虑和考察继承人的问题 。
二 , 履行与杜太后的“金匮之盟”,遵从“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 , 让弟弟赵光义继位;他在一次小规模的家庭宴会中曾向赵匡义有过这样的暗示 。
三 , 眼看着国事渐稳 , 赵光义作为备胎的意义不大了 , 宋太祖有意利用迁都洛阳 , 来为儿子赵德昭即位积蓄力量 。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 , 宋太祖刚表明自己迁都的想法 , 就在某一夜的“斧声烛影”中突然去世 。
已经布局多年、野心勃勃的赵光义在太祖驾崩的第二日就自立称帝 , 成为宋朝第二代帝王 。 继位后仅十几日又迫不及待地改年号为“太平兴国” 。
同样以一种不光彩、不合法的方式继承皇位 。 与李世民的大张旗鼓的政变不同的是 , 赵匡义将夺位、驱除帝位的潜在危险都做的极其隐秘 , 并且查无实据 , 幸的是阴谋 。
这一点倒是继承了宋太祖的行事作风 , 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 , 都是兵不血刃地夺得了权力 。 赵光义其实就是这两件事件的谋划者之一 。
【爱历史】赵光义、李世民的庙号同为“太宗”是否巧合?
文章图片
宋太祖(927-976年)
宋太祖之死 , 野史、正史猜测不同 , 成了千古之谜 。
赵德昭明着被宋太宗封王 , 却被太宗处处防范、忌惮 。 979年宋太宗兵败幽州 , 当晚一些将领猜测失去联系的宋太宗可能遭遇不测 , 于是提议赵德昭即位 。 此事让宋太宗非常恼火 。 当军队返回都城后 , 赵德昭为出征有功的将领讨要被拖延多日的封赏 , 宋太宗大怒并斥责道:''等你自己做了皇帝 , 再行赏也不迟 。 ''惊恐的赵德昭退朝后就自刎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