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 , 那些秉公执政 , 一心为民的官员 , 在任期满 , 离任履新的时候 , 轻车简从 , 除了随身换洗的衣物 , 别无长物 。 百姓们夹道相送 , 含着满眼的泪水 , 手持“万民伞”相赠 , 期望“两袖清风”的清官再次莅临执政 。 所以说“两袖清风” , 是百姓们用来褒奖清官最好的评语 , 那么 , “两袖清风”的典故源自何处?
文章图片
百姓跪送清官离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 ,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 仅为配合叙事之用 , 感谢原作者 ,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
据历史记载 , 明代的兵部侍郎于谦是一位很有节气的官吏 ,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 于谦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 汉族 , 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 。 生于1398年 , 卒于1457年 , 字廷益 , 号节庵 , 官至少保 , 世称于少保 。 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 , 得到明宣宗器重 , 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 。
文章图片
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画像
那时的地方官,从任所进京谒见皇帝时都要带许多礼物 , 以便打点部里的上司和宫中那些掌权的宦官 。 有一年,他在巡抚河南任上返回京城述职的时候 , 同僚们都劝他也带些土特产以便送礼 , 他举起两只衣袖笑道:“我带有两袖清风 。 ”他是这样说的 , 也是这样做的 。 他进京时两手空空 , 不带一物 , 连当地的土特产蘑菇、线香等也没有捎上一丝一毫 。 他还为自己写了一首《入京诗》: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 清风两袖朝天去 , 免得闾阎话短长” 。
文章图片
明代廉吏于谦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所在地的特产 。 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百姓常用的东西 , 供人民享用的 。 现在却被官吏们征调、搜刮 , 用来当作行贿的礼品赠送 , 反而使得百姓们遭殃了 。 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进京什么也不带 , 只带着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 。 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 , 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 意思是免得民间的百姓们说长道短 。 这就是“两袖清风”的出处 , 也充分表现了于谦的高尚品德 。
两袖清风
文章图片
两袖清风
【【历史故事】“两袖清风”的典故源自何处?百姓跪送清官离任】在封建社会 , “两袖清风”是对清廉官员的最高赞誉 。 这“袖”即指衣袖 。 古代有地位的人都穿袍子 , 袍袖一般都很宽大 , 可以装东西 , 就像现代衣服上的口袋一样 。 “两袖清风”表示这些官员袍袖里什么也没有 , 只装着两口袋清风 , 说明他们很廉洁,没有贪污受贿的行为 。
- 【爱历史】大明开国功臣徐达与马皇后徐氏的故事
- 【历史故事】左宗棠为什么要建船厂?
- 【爱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张辽是曹魏头号猛将吗?
- 【爱历史】溥仪为什么要将婉容的孩子扔进熔炉里?
- 【历史故事】清末民初,为何别人难吞火炭而张三却可吞咽自如?
- 【历史故事】溥仪只是初中文化水平吗?他的文化水平高到令人吃惊
- 【历史故事】《澄怀园语》中的张廷玉是如何成为康熙的贴身秘书的?
- 【历史故事】丹阳公主与薛万彻的爱情故事
- 【历史故事】朱元璋深夜批奏折,送粥小宫女被冤枉,厨子却说自己没有下毒
- 【历史故事】和珅8亿两白银,放到现在是多少?答案你可能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