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聘礼,是周代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遣使往来的外交礼仪

聘礼溯源 。 聘礼是两周时期重要的礼制之一 , 但关于聘礼的缘起 , 目前学界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
【历史故事】聘礼,是周代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遣使往来的外交礼仪
文章图片
释聘 。 在开始讨论聘礼之前 , 应对“聘”字所表达的意义有准确的认识 , 通过对礼书及典籍中“聘”字的考察 , 我们发现“聘”在先秦时期至少有三种含义 。
首先 , 聘有表示访问、问慰的意思 , 如朝聘之聘 。 《尔雅·释言》云:“聘 , 问也 。 ”刑昺《疏》云:“问谓存省之 , 对而言之 , 则聘问异 , 《周礼·大行人》云:‘时聘以结诸侯之好 , 间问以谕诸侯之志 。 ’又曰:‘凡诸侯之邦交 , 岁相问也 , 殷相聘也 。 ’
《聘礼》云:‘小聘曰问 。 ’是异也 。 散而言之 , 皆谓相存省 , 故此云:聘 , 问也 。 ”是“聘”与“问”对文异 , 散则通 , 都可释为“问慰”、“访问” 。 《说文·耳部》亦云:“聘 , 访也 。 ”《仪礼·聘礼》之“聘”其义即是访问 。
【历史故事】聘礼,是周代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遣使往来的外交礼仪
文章图片
其次 , 聘又有婚姻嫁娶的意思 , 如婚聘之聘 。 是聘问及娉女起初均用“娉”专称之 , “聘”只是泛称之词 , 只是到了后来 , “聘”多为经传所用 , “娉”字渐趋式微 , 以至于“娉”完全为“聘”所取代 。 因此“聘”也就有了婚姻嫁娶的含义 。
又《周礼·典瑞》云:“谷圭以和难 , 以聘女 。 ”这里谷圭是一种刻饰有粟纹的圭 , 古人认为其为善圭 , 故周天子遣人和诸侯之难 , 以及遣人聘女于诸侯的时候 , 都要拿着谷圭以致辞 。 由此知礼书中“聘”也有表嫁娶之义者 。
最后 , 聘还有聘请而任用之的含义 , 如聘任之聘 。 聘礼 , 是天子、诸侯交往之事 , 主要取“聘”字访问之义 , 同时“聘”字后两种含义也揭示了聘礼的发展与变化 , 对此我们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
【历史故事】聘礼,是周代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遣使往来的外交礼仪
文章图片
聘礼的界定及聘事的认定 。 一般认为 , 聘礼是周代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遣使往来的外交礼仪 , 聘礼有三种类型 , 即天子聘诸侯、诸侯聘天子与诸侯交相聘 。 不过此类概述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定 , 主要是根据《左传》的记载而得出 , 反映的是春秋时期聘礼的情况 。
春秋时期是聘问活动最为繁盛的时期 , 故聘礼表现的如此全面 。 相比之下 , 西周和战国时期的聘礼是否也表现为以上三种类型 ,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梳理材料 。 从西周到战国 , 随着历史环境的发展变化 , 聘礼的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变化 , 但聘礼总归属于天子诸侯遣使交往礼的范畴 。
聘礼在传世文献中的记载不是十分整齐 , 不同的文献材料中 , 聘礼具体所指也有所不同 。 以下以《仪礼》、《左传》、《周礼》中所记聘礼为例试说之 。 先来看《仪礼》中的聘礼 。 《仪礼》有《聘礼》一篇 , 郑玄《目录》云:“大问曰聘 。 诸侯相於久无事 , 使卿相问之礼 。 小聘使大夫 。 ”
【历史故事】聘礼,是周代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遣使往来的外交礼仪
文章图片
贾《疏》云:“《大行人》云:‘上公九介 , 侯伯七介 , 子男五介 。 ’又云:‘凡诸侯之卿 , 其礼各下其君二等 。 ’杨天宇先生题解曰:“聘是问的意思 , 也就是访问、慰问的意思 。
据郑玄《目录》说 , 中国古代的诸侯国之间 , 如果很长时期没有盟会之类的事情 , 就要派出使者 , 带着礼物互相访问 , 以结友好 , 这就叫做聘礼 。 聘礼有大聘和小聘之分 。 大聘的规格高 , 要派卿做使者 , 带的礼物多 , 主国(即被聘国)接待使者也极隆重 。 小聘叫作问 , 规格较低 , 礼轻 , 只派大夫做使者 。 本篇主要是记载大聘的礼仪 , 亦略记及小聘礼 。 ”
由上可知 , 《仪礼·聘礼》所记主要是侯伯之国遣卿大聘之礼 。 为什么《仪礼》中只有诸侯聘诸侯之礼 , 却没有诸侯聘天子及天子聘诸侯之礼 , 胡培翚认为是“盖皆阙而不存耳” 。 至于《聘礼》所记是春秋时事 , 还是西周时事 , 而或兼而有之 ,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 。
【历史故事】聘礼,是周代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遣使往来的外交礼仪
文章图片
其次 , 来看《左传》中的聘礼 。 《左传》中天子、诸侯间的遣使交往均可称聘 。 如隐公七年:“冬 , 天王使凡伯来聘 。 ”此为天子遣使聘诸侯;襄公二十六年:“晋韩宣子聘于周 。 ”此为诸侯遣使聘天子;诸侯互聘则无数 , 如庄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春 , 陈女叔来聘 , 始结陈好也 。 ”据《左传》 , 则聘礼在春秋时期已经成为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主要的交往方式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