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不应该只能“生活在树上?”( 二 )
也就是说 , 这仍然是一篇由人来创作的文章 , 作者大体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 , 不是机器创作的无意义的文字排列组合 。
对一位高中生来说 , 这样的词汇量和阅读面当然是值得惊叹的 。
不过 , 纵使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还是会忍不住要问:有必要吗?
正如有网友调侃的那样 , 明明是办了个加油卡 , 非说成“跟世界五百强企业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 这样有必要吗?
对于日常场景来说 , 答案是明确的:不必要 。 如果谁这样说话 , 只会被当做怪人 。
然而 , 高考作文不是日常对话 , 高考作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考察考生的阅读量、知识面 。 考生总不能在答卷上写“我读过XXX、XXX、《XXX》《XXX》……” , 因此只能通过类似“掉书袋”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积淀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生活在树上》一文成功达到了目的 , 虽然也冒了一点风险 , 第一个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 。
如果说《生活在树上》是以自我介绍为目的 , 旨于在考生和阅卷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 让阅卷者知道“这是一个读过很多书、知道很多东西的学生” , 那么这不失为一段佳话 。
拿此文章做范例 , 合适吗?
这样一篇“生活在树上”的作文不仅得到满分 , 而且得到公开表扬 , 其次生效果是不容忽略的 。
需要指出的是 , 陈建新的评语最后加了一句友情提醒:“当然 , 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 但是满分本身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示范效应 , “不希望效仿”更像是一份无力的免责声明 。
不过 , 如果来年真有效仿者出现 , 恐怕为难的反而是阅卷组 , 不打高分似乎不合前例 , 都打高分则将伊于胡底?会不会有一天 , 浙江高中的课堂上大家都在抱着枯燥的理论书籍苦读 , 不为别的 , 只为多背几个高深词汇写作文用 。
话说回来 , 一个阅读量、知识面和文字功底都堪称优秀的考生 , 之所以会写出《生活在树上》这样的作文 , 恐怕仅仅出于自身的原因 。 这种写法或许受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往年高考作文的评分逻辑;二是当今学术圈的习气 。
- 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怀旧服提升伤害的三大核心要素,装备只能排末尾!
- 直男|能把钢铁直男怼哭了的,那只能是钢铁直女
- 音乐汪|三个唐僧三种人生,有的娶500亿富婆,有的只能四处奔波谋生
- 南海|10346平方公里!中国恐添“新省份”:让西方眼红,却只能干瞪眼
- 崩坏3|崩坏3:老角色重新发光发热不应该大受好评吗?到了玫瑰这里怎么就变味了?
- 崩坏3|崩坏3:摆事实讲依据,冰箱的主人难道不应该克制冰律才对吗?
- 战略观察员|想拖俄罗斯下水,但结果只能更惨,印度突然变卦退出军演
- 坐古谈今|俄罗斯的劲敌:历史不应该成为活着的障碍,曾经的波立联邦
- 法国|法国法律迷惑操作:房子被别人偷占,你却只能干瞪眼?
- 小暖男石头哥|索尼只能算中端,适合学生的HiFi级5大随身“神装”都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