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飞—书剑慰平生|宜作文字观——对一类书法文献的解读( 四 )


孟云飞—书剑慰平生|宜作文字观——对一类书法文献的解读
文章图片
[唐]张旭古诗四帖卷28.8cm×192.3cm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四、宜作文字观
文章写作有传统讲渊源 , 从以上所举诗赋文章可以看出 , 讨论书法的诗文也不例外 。 书法理论源于对草书美的体察和感知 , 而这种最初的感性的朦胧的体察 , 后来有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 一种路径是人们对书法的认知越来越理性化、条理化 , 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 , 如《书谱》;还有一种是理性认知的感性表达 , 如书法家留下的只言片语的观点看法 , 这一类著作类似于古代的诗话、词话或者评点著作 , 极具中国特色 , 书法家往往无意中表达一点看法 , 或在题跋中 , 或在某文章中 , 或是随口说出 , 也不做具体论证 , 但极有见地 , 极具个性 , 常常赢得赞赏 , 但也因为表述得较随意 , 引来许多争议 , 如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再有一种就是继续沿着草书赋的路子 , 表达一种热烈的难以名状的审美体验 , 如上文所举 , 但很多人却用这种方式来应酬书家 , 也是值得思索 。 当然 , 书论的发展路径远不是这几条所能概括 , 但限于本文主题 , 就此打住 。
毫无疑问 , 以马致远《张玉岩草书》为代表这类作品 , 其性质自然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三种发展路径 。 这一类作品应该还有很多 , 有的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湮没无闻了 , 即使是马致远这样的大家 , 其作品也没有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 , 可见文章不仅要文采好、辞藻好 , 更重要的是不务虚、有干货 。 韩愈的《送高闲上人序》和《石鼓歌》 , 前者大家讨论得很多 , 就在于其有观点、有看法 , 尽管这种观点不是人人都赞同 。 笔者虽然也认为他有观点 , 但更赞赏其文章构思 , 而后者则只能是欣赏其文采了 , 并且大家对他批评书圣颇有意见 。 当然 , 文章有很多种 , 不能一概而论 , 以辞藻文采取胜的艺术类文章和以思辨阐释取胜的理论性文章各有其特点和价值 , 正因为如此 , 我们才要注意这些书法类文章的区别 , 只有意识到这种区别 , 才能不因为“书贵瘦硬方通神”这一句话去抬杠 , 不会把抬杠当作学术争鸣 。 并且如上文所论 , 以《张玉岩草书》为代表这类文章与草书赋一类的文章有渊源关系 , 而我们习惯上是把草书赋一类的文章视作书论文献的 , 所以更要注意了 , 这类文章可读性很强 , 却有别于专门书论 , 故曰宜作文字观 。 另外 , 类似于《张玉岩草书》这样的诗文在当下应该不少见 , 很多搞书法的人喜欢让人写评论 , 仔细想想 , 这是有渊源的 , 这种文章也许是草书赋的当代形态 。 根据上文的分析 , 这一类文章若能够在感性的评论中有所升华 , 有理论思辨 , 则书法之事业幸甚 。
注释:
〔1〕马致远著 , 瞿均编著《东篱乐府全集》 ,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3月版 , 第124、125页 。
〔2〕崔瑗《草书势》 , 《历代书法论文选》 ,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8月版 , 第17页 。
〔3〕索靖《草书势》 , 《历代书法论文选》 ,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8月版 , 第19、20页 。
〔4〕杨泉《草书赋》 ,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 ,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8月版 , 第18页 。
〔5〕萧衍《草书状》 , 《历代书法论文选》 ,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8月版 , 第79页 。
〔6〕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 《历代书法论文选》 ,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8月版 , 第292页 。
〔7〕甘中流《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注析》 , 《书法世界》2003年第8期 。
〔8〕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 , 中华书局1982年版 , 第373页 。
〔9〕〔10〕孙过庭《书谱》 , 《历代书法论文选》 ,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8月版 , 第126页 。
〔11〕苏轼《论书》 , 《历代书法论文选》 ,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8月版 , 第3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