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中国家庭的“断舍离”——《狗十三》在懂事与不懂事之间徘徊( 二 )


拒接——接纳——失去——寻找——再买——再拒绝——再接纳——再失去——再寻找
看似重复的情节 , 其实李玩也完成了她的成长与再成长 。
狗十三|中国家庭的“断舍离”——《狗十三》在懂事与不懂事之间徘徊
本文插图
在第一只狗丢失后 , 李玩疯了似的找它 , 与其说她在找狗 , 不如说她在寻找被家人忽视了的自己 , 主体一生将经历多次镜像认同 , 尤其在成长期 , 每一次“认同”与“误认”的发生都是一次蜕变、一次成长的生成 , 这种自我否定也必然带来无助、烦躁与阵痛 , 这也是人的青春期常常尴尬与躁动的心理根源 。
狗十三|中国家庭的“断舍离”——《狗十三》在懂事与不懂事之间徘徊
本文插图
正如导演曹保平在采访中所说:
“其实女孩找狗的那个歇斯底里的过程不完全是因为狗 , 更多的是发泄 , 这种发泄不是因为狗 , 而是对生长环境、对身边所有人发泄 。 是一种借题发挥 , 对身边无法言说的东西的爆发” 。
在电影的下半场 , “狗”这个意象是李玩成长的重要节点 。
狗十三|中国家庭的“断舍离”——《狗十三》在懂事与不懂事之间徘徊
本文插图
包括电影中的围观者和电影外的观众 , 都在看李玩的变化 , 最后李玩兜兜转转中 , 还是进入了大人的世界 , 喝令她作呕的牛奶、一饮而尽宴席上的酒、淡定自若地吃着狗肉 , 她成为大人口中“懂事”的孩子 , 所谓成长只不过是接受厌恶的东西 , 收敛情绪 , 佯装无事 。
这也是李玩父亲要的”理性“ 。
狗十三|中国家庭的“断舍离”——《狗十三》在懂事与不懂事之间徘徊
本文插图
在影片的最后 , 李玩遇到了“爱因斯坦”却装作不认识它 , 但独自一人时 , 在寻狗启事下哭泣 , 这是13岁的李玩学会的“伪装术” , 是在普遍意义上的中国孩子的成长 , 是现实主义的青春挽歌 。
“13”是一只狗的平均寿命 , 也是李玩在13岁这一年 , 对自我的重新构造 。
赫拉利在
《人类简史》中写道 , 狗是第一种由智人驯化的动物 。
“最能满足人类需求、最能体贴人类情感的狗 , 就能得到更多的照顾和事物 , 于是也更容易生存下来 , 同时狗也学会了如何讨好人类 , 满足他们的需求 。 ”
狗十三|中国家庭的“断舍离”——《狗十三》在懂事与不懂事之间徘徊
本文插图
“爱因斯坦”的两次失去展开 , 反映出存在于传统家庭中的“强制”教育、男权主导、重男轻女等问题 , 而随着问题的发生和解决 , 李玩被迫接受成人世界的意识形态 , 向我们呈现出了“中国式”青少年的成长路径 。
与其说李玩是一个被规训的孩子 , 不如说她是一个自主建立犬儒理性的“犬人” 。
狗十三|中国家庭的“断舍离”——《狗十三》在懂事与不懂事之间徘徊
本文插图
在电影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李玩的继母 , 继母与李玩的关系不冷不淡 , 但她仍小心翼翼地讨好李玩 , 其实是为了讨好丈夫和公婆 。 是继母买来了新狗 , 也是继母要把新狗卖了 。 狗只是畜生 , 利用完了就可以扔了 。家长不知教育孩子的根本 , 而拿狗出气 , 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问题 。
狗十三|中国家庭的“断舍离”——《狗十三》在懂事与不懂事之间徘徊
本文插图
新狗代替老狗去死 , 女孩意识到狗狗回来受罪不如在外人那好吃好伺候着 , 这是她向成人世界的妥协也是她逐渐迈向成人的成长 。
狗十三|中国家庭的“断舍离”——《狗十三》在懂事与不懂事之间徘徊
本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