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_社会|岱峻:加拿大启氏三代与华西医学( 五 )
战时华西坝 , 时常回荡着救亡歌曲《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旋律;随时跃动着为前方将士捐募寒衣的学子身影;操场上高唱从军歌“放下书本背上枪炮”“消灭敌人再回学校”……这些学生 , 被启真道院长称为“War Baby”(战争宝贝) , 他曾说过:“生活在把握自由、爱好和平的反侵略战争中 , 被作为‘新中国圣地的华西坝’ , 决不能让它失掉见证真理和奉献祖国的机会 。 ”1946年2月20日 , 启真道在华大医科学会组织的那次欢迎会上 , 针对国共和谈破裂 , 内战硝烟弥漫的局面 , “以中国人的姿态上台 , 以流利的中国话作答” , 他说:
当初回国时 , 美洲人士对我国印象极好 , 完全因为抗战的关系 。 以后逐渐的冷漠下来 , 原因是不团结 。 他们觉得作战的国家不团结 , 埋伏了很大的危机 , 也难说是强国 。
这是一番真正的“家常话” 。
文章插图
爱心护理病员
启真道的婚姻竟在重复父亲轨迹 。 1920年他来川时 , 与新婚妻子珍妮特偕行 。 她是齐鲁大学医学院麦克莱博士的女儿 , 与启真道同学 , 也是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 。 来到成都 , 取中文名启静卿( Janet McClure Kilborn) , 在陕西街眼耳鼻喉专科医院工作 , 在华大医科兼授儿科学和医学英语 。 1944年 , 启静卿回到加拿大 , 三年后因脑血栓突发病故 。 为纪念这位令人尊敬的白衣天使 , 华大医学图书馆以“启静卿图书馆”命名 。
这之后 , 启真道身边又来了一位女性吉恩·米勒(JcallE Millar Kilbom) , 她比启真道小11岁 , 是加拿大安大略大学医学博士 , 在华大医学院从事儿科医疗与教学工作 。 她留在档案中的名字为“启真道夫人” 。
启真道还有一个妹妹科拉 , 在多伦多中心医院接受过培训 , 从1928年到1950年 , 也在华西坝从事护理学工作 , 中文名启智明C.Kilborn , 成都人昵称她“启幺姑儿” 。
启真道与启静卿的长女启玛丽从多伦多大学完成了护理学课程后 , 1949年10月也来到华西坝 , 参加大学医院护理工作 , 是这个家族在成都的第三代医疗志愿者 , 是启氏一家结缘成都的第六位成员 。
启真道与启静卿有个儿子叫Robert Kilborn , 于1923年出生在峨眉山附近 , 在成都生活18年 。 他回忆儿时 , “我们是伴随着煤油灯长大的 , 但当时在整个地区电力业务已经开始发展了 。 在学校附近建立了广播电台 。 道路状况有了很好的改善 , 但轿车和公交车并不多 。 我们喜欢在乡间沿着一条条小溪散步 。 这些可是很重要的灌溉系统 。 我们也喜欢看农夫用水牛犁田、插秧和收割水稻 。 我们还喜欢赶场天和坐茶馆 。 夏天 , 我们就去比较凉快的山区 , 一般来往成都都是坐船 。 在途中 , 我们很有兴趣地看着船长是如何一边掌舵 , 一边向拉船的纤夫发号施令……”
1946年2月28日《华大校刊》上那篇欢迎启真道院长归来的长通讯 , 文末对不能与会的医科毕业同学有一段告白:
你们知道启院长去 , 也望他来 。 现在他来了 , 带有图书仪器 , 尤其可贵的是他健康的身体 。 船上无事食好 , 在美所做的新衣服已觉狭小 , 比离校时胖多了 , 愿你长为他祝福!华西医学的发扬将出你们的意料之外 , 我曾说请他领导了过去的你们 , 现在的我们 , 还要求他领导愿作自杀工作而尚未完成的他们 。 启院长将永在华西 , 你放心了吧 。
转瞬间两个甲子过去 。 历历往事 , 并没有逝水飞烟 。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 启氏家族的后代与华西医学再续前缘 。 先是启尔德医生嫡孙罗伯特·基尔伯恩医生设立“启尔德家族基金” , 支助加拿大医生来华西讲学或临床医疗交流;也支助华西医学专家学者对西安大略大学医学院及口腔医学院交流访问 。
- 北青网综合|大连市卫健委:争取最短时间向社会公布调查和溯源结果
- 神奇的老外|改名监管空白 或为社会埋下巨大隐患,英国近千名恋童罪犯隐姓埋名
- 简单观察|梨树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召开
- 社会万象|老人嫌孩子让座慢,一把将孩子书包丢地上,宝爸举动赢得众人支持
- 贾净博|涉案14亿!非法放贷、暴力催债、强迫交易,公安局长成黑社会老大
- 快递|担心家门口的快递被偷?加拿大男子发明包裹保护神器
- 西班牙_社会|西班牙病例创新高,民众仍酒吧纵情狂欢,DJ台上狂饮喷酒太疯癫
- 流行病是种社会“压力测试”|专访《人类大瘟疫》作者霍尼斯鲍姆
- 有人趁香港疫情严峻发布假新闻,港警谴责别有用心之徒意图分化社会
- 央视|累计确诊116884例,加拿大新增28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