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走近民艺,拾回那些遗失的美好


民间文化|走近民艺,拾回那些遗失的美好
本文插图
【引子】
时光流转 , 人们代代相传 , 踏步向前 。 而那些日常老物件却停留在时光里 , 保存下了许多记忆 , 只等有一天 , 在蓦然回首间让人可以找到来处 , 安放心灵 。
正在国博展出的“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正向我们娓娓道来 , 那些过去的柴米油盐 。 这些熟悉的味道 , 文化的记忆 , 书本上没有 , 文献不曾记载 , 它们是如何走入博物馆回到我们的视野影响今天的呢?
就让专家来为我们讲述 , 带我们一起去了解、去寻回失落的传统 , 还有那背后故事 。
走进民艺 呼吁民间文化生态保护
民间文化|走近民艺,拾回那些遗失的美好
本文插图
文 | 潘鲁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上接:走近民艺 , 拾回那些遗失的美好(上) | 深度 )
围绕对民间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人文的等方面的思考 , 针对“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这一课题 ,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 1997年 , 我们以山东省为主 , 进行一项“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计划”的调查 。 印发了万余份调查表 , 通过部分驻济高校及省内其他高校、山东省民俗学会、山东省工艺美术学会等组织 , 将调查表分发下去 , 试图对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进行普查 。 调查表分列了不少项目内容 , 包括工艺美术企业的情况 , 工艺材料与技艺调查 , 民间艺人、作坊情况调查 , 工艺口诀、谚语、民俗事象调查 , 对某一种传统手工艺的调查 , 对失传手工艺的调查等 。 调查表回收的情况还算理想 , 虽然调查内容不够深入 , 但也涉及了不少新问题 , 更重要的是一次活动就有5000余人参与 , 这本身就是在唤起人们对传统手工文化的重视 , 特别是对高校学生来说 , 意在使他们思考传统民间文化的现状 , 对他们进行传统手工文化的教育 。 1996年底 , 我们参与筹划并组织了山东电视台《文化传真》栏目拍摄的民俗文化电视片《大过年》 , 记录拍摄了山东省民间年俗中富有典型性、文化性的节令民俗活动 , 其中包括民间的歌舞灯彩、游艺竞技、年画剪纸、玩具面人等等 , 并聘请专家学者从民俗文化、艺术内涵等方面讲解评论 , 目的亦在于唤起人们对节日文化的历史情感 , 使节日生活更充实、更丰富多彩 , 也更富文化内涵 , 它同样是我们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的宣传、呼吁的形式和内容之一 , 《大过年》荣获第1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 1998年4月 , 我们申请创办了山东省首家民办“中国民艺博物馆” , 其作为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的一部分 , 收藏了以山东省为主 , 涉及全国二十几个省市的民艺品三万余件 , 同时这也是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 除了收藏民艺品进行研究 , 为了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 中国民艺博物馆先后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青岛民俗博物馆、团中央青岛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营地 , 分别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民艺藏品展 , 除了一般的观众 , 还邀请了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参观 , 目的亦在唤起年轻一代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 我们还参与组织了青少年陶艺夏令营活动 , 参与组织相关的民艺展览 , 于2000年开通“中国民艺网站” , 与同行专家沟通交流 。
民间文化|走近民艺,拾回那些遗失的美好
本文插图
传统手工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以考察调研、采风为基础 , 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研究 , 进行个案分析 , 并写出考察报告 。 田野考察采风不仅具有比历史文献记载更为广泛而直接贴近研究对象的优势 , 同时对发掘、收集和保护传统手工文化技艺和品类也具有直接的意义 。 调研采风包括对传统手工文化现象的考察、调研和关注 , 同时还包括对手工技艺的调查记录、对手工技艺产品的收集发掘 , 以及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专题研究 , 对生产生活方式的调研等 。 这种研究思路和方法是传统手工文化史和手工技艺理论研究的基础 , 它为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 它对深入认识传统手工文化的传承、传播及其发展演变和历史价值都有重要的意义 。 除了深入民间考察采风 , 获得第一手资料 , 进行进一步研究 , 保护行动也需要配套进行 。 必须健全保护与调研计划的总体构想: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建立指定的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域、设立文化旅游的景点、建立民艺资料馆所、设立民艺研究机构 。 在有条件的都市科研院所设立民艺作坊 , 吸引现代人参与、体验民间生产、生活方式 , 这既是一种民间文化的普及教育 , 又是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下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 。 另外 , 亦可在大学、中学、小学等院校中设立民间工艺技术课程 , 起到开发智力 , 开发动手能力 , 学习、借鉴、研究民间技艺的目的 , 也为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培养了更多的具有手工技能的专业或非专业人才 。 而对民间工艺理论、技艺、历史等的整理与研究则须从一个较高的层次来着眼 , 将“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计划”纳入全民教育领域 。 如对民间生活方式史的研究 , 对民俗与民艺的综合研究 , 对民间技艺口诀、谚语的整理与研究 , 对民间工艺、技艺、工序的记录与研究 , 对某些失传民艺的抢救与保护 , 对历史形态与现存形态的民艺的比较研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