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勾起战争记忆 触及民族伤痕 哈里斯胡须引发争议的背后( 二 )
一战结束 , 但牙刷胡的流行并没有结束 。 大约就是在此期间 , 牙刷胡传到了日本 。 一时间 , 从西欧的德国到东欧的苏联再到远东的日本 , 军人们的牙刷胡造型风靡一时——军人们心里清楚 , 战争没有结束 , 他们迎来的只是休战期 , 只要战争一爆发 , 噩梦般的毒气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 。
“小胡子”留下惨痛记忆
明治和大正时期 , 日本社会普遍流行模仿英法的恺撒胡造型 。 当时这种胡子在中国被称为“仁丹胡” , 因为日本在中国大肆张贴的仁丹广告头像③就留着这样的胡子 。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 , 牙刷胡迅速在日本流行开来 。 首先是学习德国的日本军人采用牙刷胡 , 接着传到特高课和汉口商行等日本军事特务机构中 , 最后连民间也开始有样学样地留起牙刷胡 。 抗战全面爆发后 , 大批留着牙刷胡的日本军人、特务以及商人蜂拥进入中国各个角落 , 以至于抗战时期中国社会对日本人的回忆中 , 牙刷胡成为鲜明的标志 。 当时日本文职高官也几乎个个都是牙刷胡 。 最有名的当属三次出任首相的近卫文麿 。 在他任上 ,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因此他与希特勒并称为发动二战的“两个小胡子” 。
如果仔细观察被韩国拿来与哈里斯比较的几名日本驻朝鲜总督 , 也能清晰看到胡子造型的变化 。 首任朝鲜总督伊藤博文还是满脸的大胡子 , 之后的曾祢荒助、寺内正毅就改为恺撒胡 , 此后的长谷川好道、斋藤实、宇垣一成、山梨半造、南次郎等均为牙刷胡 。
然而正是这些日本驻朝鲜总督 , 让朝鲜半岛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 1910年 , 日本武力胁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 , 完全吞并朝鲜 。 为消灭朝鲜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 , 日本从思想上和肉体上对朝鲜人进行残酷镇压 , 一方面通过焚毁朝鲜历史、著名人物相关书籍 , 禁止使用朝鲜语 , 强迫使用日本语和对日本天皇进行崇拜等手段 , 对朝鲜人进行奴化教育 。 另一方面动用军警 , 对朝鲜人的示威和反抗进行肉体镇压 。 在1919年朝鲜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中 , 仅6个月就有超过7000名朝鲜人被杀、6万余人被捕 , 其他小规模屠杀不可计数 。 此外 , 日本帝国主义者还对朝鲜的煤、铁等各种资源进行疯狂掠夺 , 朝鲜半岛1/4农田和4/5的森林矿山等资源被日本强占 。
而胡须造型最接近标准牙刷胡的最后两任朝鲜总督小矶国昭和阿部信行 , 也是对朝鲜人民最为残忍的 。 小矶国昭1936年-1938年任日本驻朝鲜军司令 , 后于1942—1944年出任朝鲜总督 , 因其残酷镇压朝鲜人民的反抗运动 , 被称为“朝鲜之虎” 。 1943年 , 小矶更是一力推动和组织强征朝鲜男性参加二战 , 前后共有24万朝鲜青壮年被强征入日军充当炮灰 , 近800万朝鲜民众被征发服劳役 , 死者数以万计 , 小矶的双手沾满了朝鲜人民的鲜血 。 日本历任朝鲜总督所欠血债委实不少 , 无怪乎时过境迁70多年后 , 韩国民间对他们的牙刷胡仍念念不忘 , 一见哈里斯的胡子造型 , 便勾起那段惨痛的回忆 。
正是由于东西方这些留着小胡子的战争贩子的累累罪行 , 使得牙刷胡在二战中成为法西斯象征的一部分 , 以至于二战结束后 , 曾风靡一时的牙刷胡迅速销声匿迹 , 难觅其踪 。 牙刷胡因战争而流行 , 又因战争而被唾弃 , 可谓成也“战” , 败也“战” 。
【环球时报|勾起战争记忆 触及民族伤痕 哈里斯胡须引发争议的背后】(环球时报)
- 烽火营|中国导弹仅够用2天?俄罗斯答案打脸印度专家,如果爆发战争
- 第一眼界|西方媒体:大国这次没开玩笑,对华释放一信号?正在为战争做准备
- 超越不离开|普通百姓只能等死专家记住这3个地方绝对安全,若核战争爆发
- 谈军论事|国际红十字会警告:近年全球爆发核战争风险已上升至冷战以来的最高水平!
- 俄罗斯|对华释放一信号?正在为战争做准备,西方媒体:大国这次没开玩笑
- 环球时报|“特朗普对抗TikTok比应对新冠更认真努力”
- 环球时报|为遏制酒后驾驶行为,俄计划为所有汽车安装“酒精锁”
- 环球时报|外媒:特朗普给出45天时间,让字节跳动与微软协商TikTok出售事宜
- 日本掀起手工糕点浪潮
- 环球时报|借口“中国渗透” 审查高校合作对华打压,印度又盯上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