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生活|商鞅与韩非法治思想有哪些区别?治国之本与帝王工具,大秦帝国( 三 )
商鞅所处的时代 , 正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 , 相互兼并统一战争时代 , 秦国地处西部边陲 , 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 常遭中原诸国欺凌 ,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 。 商鞅认为 , 求富就必须重视农业 , 求强就必须发展军事力量 , 在战国时期“强国事兼并 , 弱国务力守”的形式下 , 秦国必须实行农战政策 , 才能富国强国 。
商鞅树立重农指导思想 , 力主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 同时限制工商业发展;商鞅认为不压制工商业 , 人们就会选择既轻松 , 又赚钱的商业进行谋生 , 从而逃避农业生产 。 商鞅以农为本 , 重农抑商 , 但其强国之术最终要落在强兵上 。
对于军事改革 , 商鞅十分注重 , 在第一次变法时 , 就颁布了“军功授爵”制 , 论论功行赏 , 所以在第一次变法后 , 秦国便大胜卫国 , 攻取少梁 , 后来又强渡黄河 , 围困魏国旧都安邑 。 商鞅在第二次变法后 , 秦国打败魏国收复河西战略要地 , 这些都是商鞅“以农兴本 , 以强兵为要”思想的主要体现 。
文章图片
韩非的法治思想为加强君主集权
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 其法治思想目标与商鞅不同 , 就是通过法术势等措施加强君主集权 , 扩大君主的权力 , 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尊严 , 巩固君主统治地位 。
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 , 列国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 韩非去世后不久 , 秦国便歼灭韩国 , 十二年后秦国便统一天下 , 对于商鞅的农战主张 , 韩非也是非常赞同的 , 但不同的是商鞅总之构建鼓励耕战的制度 , 而韩非时期 , 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农战制度 , 这种制度并不需要多大的改变 , 韩非主要考虑怎样让这种农战制度更好地为君主服务 , 增加更好地扩大君主权力 。
韩非的基本政治理想都是围绕君权 , 君主不需要事无巨细地操劳 , 只要通过法、术、势等驭臣之术让臣子为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对于韩非来说 , 其君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为而治” 。
在增强国家实力方面 , 韩非建立君主 , 要以政治强权控制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 , 取缔一切君主难以控制的对国家有害的行业 , 同时又大力鼓励君主容易控制的对国家有利的行业 , 例如农、战 。 韩非认为 , 农养财力 , 兵养武力 , 所以必须鼓励“农战” , 除此之外 , 一切行业都应该取缔 。 由此可见 , 韩非思想中 , 其法治思想所能实现的目标和功利 , 最终的目的是让君主主宰一切 。
文章图片
讨论
笔者认为 , 同为法家学派的商鞅与韩非在法治思想有诸多不同 ,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商鞅与韩非所处的社会时代不同 , 商鞅所处时期 , 正是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 战争不休时期 , 而贫弱的秦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 当务之急是如何实现富国强兵;而那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基础 , 和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社会变革为商鞅法治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和时代条件 。
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 , 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 铁器与牛耕被广泛推广使用 , 同时社会正处于剧烈的变化期 , 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更为突出 ,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 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法和改革 。
特别是战国末期 , 诸国争雄大势已定 , 大一统的形式即将来临 , 加强中央集权已成为当务之急 , 所以韩非主张加强君权 , 这也是巩固封建制度的客观要求 。
商鞅与韩非思想渊源不同 , 《大秦帝国》影视剧中 , 当庞涓问商鞅老师是谁时?商鞅只说师从两位老师 , 但没透露这两位老师的名字 , 很多人都以为商鞅师从鬼谷子 , 其实不然 , 历史上的商鞅在见到公叔痤之前 , 的确师从两位老师 。
- 生活中的情感不会无趣|却还是一败涂地!,甲午战争——光绪机关算尽
- 生活的路上|究竟是功还是过?,赵宋系列之熙河开边:拓地千里
- 科技生活快报|俄罗斯历史学家谈一战和二战结果之间的差异
- 生活社|35度高温一样能开花,快要开花的杜鹃花在三伏天怎么养?做到4点
- 小祥爱生活|下嫁吴应熊,结局比鹿鼎记要悲惨的多,历史上真正的建宁公主
- 与生活交朋友|张飞真的是个有勇无谋的人吗?
- 今日生活视角|晁盖等人能得手吗?答案很明显,假如武松来押送生辰纲
- 欣欣向阳的美好生活|是调快门速度?调光圈大小?还是调感光度好呢,当照片曝光不足
- 生活社|开花赛牡丹,枝条插土就活,年年花开满枝头,仙人牡丹
- 给予生活|连生祠都被砸了,狄仁杰的儿子做了什么?竟让一世英名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