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饵料和小药都有“建议用量”?这看似合理配饵,却有3大致命弊端( 二 )


唯一可决定如何使用雪花粉、加多少雪花粉的 , 绝不是厂家或大师 , 反而是你的使用和目的 。 要冲淡饵料、细腻“雾化”、降低一些饵料密度、增加经时蓬松度、需要薯粉成分等等 , 才是可以添加雪花粉的吧 , 反之呢?
荒食
展开 , 就一下跳到这个饵料了 , 因为本质不同 。 荒食是著名的膨化颗粒类饵料 , 许多大师视频中也会介绍——荒食建议加到20-30%……其实 , 和上边的道理相同 , 这些言论反而都常见误导和弊端 。 更别说荒食也不局限鱼种的使用呀?钓鲫鱼甚至青鱼、草鱼的用法 , 都很多 。
比如瘦水坑、糗钓低密度工程鲫的饵料 , 大量荒食的使用 , 在钓界也不少见吧 。 无前提 , 怎么定性?
总结
即使我们常用的饵料 , 都不应该有什么“建议添加量”吧?这道理其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 如果不说今天吃什么、多少人、具体口味 , 能有面粉应该的用量和搭配建议吗?由此产生的弊端 , 足以“致命”吧?
看到这里 , 肯定会有人说:小药和饵料可不一样 , 添加剂才应该有建议用量……好 , 那咱们下面就来说“小药” 。
钓鱼小药该如何用?建议加多少?
小药有个“药”字 , 这恐怕是许多钓鱼人觉得高深的方面 。 更何况人的用药都有“建议用量” , 钓友更觉得钓鱼小药——应该标注、甚至必须有建议用量 。
其实不然 , 上文提到真要形象的比喻 , 钓鱼小药更类似人们使用的调料 , 调料上为啥都不标注“建议用量”呢?其实原因简单 , 就是不知道你要做什么菜肴、不知道你的口味 , 反而标注了就等于会用错、甚至凸显厂家外行了……
这些其实都是阻碍认识和使用小药的弊端 , 甚至就是营销的骗局……然而 , 钓鱼领域多年坚持“例外” 。
果酸类小药
这是在自媒体平台 , 许多朋友“认知度”较高的 , 所以先说这个 。 这类添加剂市面上90%以上 , 就是酸味剂+甜味剂+香精的类别 。 至于是否含有浓缩果酸、加多少甜味剂、用啥品类的果酸香精……这些才决定这款小药本身的性质——而不是“果酸”两个汉字 。 但太多钓鱼人 , 纠结和认识的 , 仅是汉字 。
前边用“臭了街”的东西举例 , 这次用市面上少有的举例吧 , 如 , 一款纯粹的浓缩类型果酸:针对生口鱼 , 配合高甜饵料添加0.5% , 就能有效给饵料“成倍增甜” , 这也是生口鱼饵料也要加一点“果酸”的原因 。 但酸味剂的“果酸”呢?要多加 , 而后还要1-2小时后再加 , 因为酸味剂常见经时后会反应殆尽 。
针对应激反应的鱼 , 淡味、低雾化饵料添加量就要多一点 , 根据鱼种或水质可能加到5%甚至更多 , 这反而会迎合问题鱼的适口性 , 有效减少蹭线和增加“实口” 。 以上这两条对比 , 差了10倍的用量 , 有木有?
钓鱼药酒
“药酒”钓鱼人更熟悉 , 其实也等于误区更多 。 这缘由钓界坚持不懈的商业宣传 , 也“基于”药酒本身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 。
【鲫鱼|饵料和小药都有“建议用量”?这看似合理配饵,却有3大致命弊端】就市售的药酒而言 , 多为再加香精和甜味剂的 , 这某些意义上 , 就等于借助药酒之名 , 而卖的是一款复合型添加剂了 。 其实复合型添加剂 , 更不该有“建议用量” 。 因为复合型添加剂 , 在鱼情下要形成对路 , 反而关键的就是用量 。
举个实例 , 全国竞技驰名的常兴庄渔场 , 某年的竞技池 , 一个大赛前被某厂家“调塘”——这就造成了紧邻的两个坑塘:同样的鱼、近似的密度、同样的饵料、要想钓小分 , 一个坑塘就要促摄精半瓶、再加半瓶牛肉汤;另一个坑塘 , 促摄精耳挖勺的用量 , 牛肉汤半瓶盖……
这体现出了什么?为何1.2号坑塘的用药量截然的不同?——这就是典型的水质和鱼体 , 才决定“小药”的品类和用量 。 这能是厂家或促销的大师在之前就知晓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