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 , 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些古代人们结拜兄弟时最常用的一句誓言 。
【爱历史】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文章图片
这个誓言 , 反映的是 , 结拜成兄弟以后 , 就要在出生入死的时候 , 都不可瞻前顾后 , 而是勇往直前 , 不怕死 , 甚至宁愿替兄弟去死 。 所以过去又有一句话叫做:打仗亲兄弟 , 上阵父子兵!为什么要替兄弟去死?因为没有了兄弟 , 自己就倍感孤独啊 , 就生无可恋啊 , 就生不如死啊!所以 , 还不如替兄弟两肋插刀而死 。 当然 , 这是亲兄弟的天然情感 。 可是结拜的兄弟没有这种天然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情啊 , 就只好用誓言来影响自己的行为 。
但是 , 这种誓言只是口号性质的 , 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 也没有任何强制性的情感约束 。 所以 , 有很多结义的兄弟 , 一旦翻脸成仇 , 杀害兄弟时就毫无顾忌也几乎没有任何心里障碍 。 但是 , 如果是失手杀了亲兄弟 , 那就要在良心上受到一生的谴责 。 所以 , 与其说这是一句誓言 , 倒不如说这是一种天真的向往和美好的比喻 。 或者说是一种从此以后 , 大家可以利益共享 , 风险共担的承诺和表态 。
不过 ,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做到了有始有终 。 也因此 , 桃园结义成了朋友之间感情深厚而且长久的象征 , 被人们广为传颂 。 他们之所以做到了善始善终 , 应该说是与他们的信仰密切相关的 , 而不是仅仅凭着几句誓言 。 他们信念坚定 , 目标一致 , 志同道合 。 这些才是他们相互扶持 , 永不背弃的根本原因 , 而不仅仅是靠着什么誓言和什么诺言 。
刘关张都是诚实守信的人 , 这一点不容置喙 。 但是 , 诚实守信 , 不是表现在共同毁灭的出发点上 。 在战场上需要发挥同生共死的协作精神;而离开了战场就不需要什么同生共死了 。 否则 , 谁还愿意跟年龄大的人结拜?那不就等于是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吗?刘关张结义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一起去死 , 而是为了共同奋斗 , 实现心中的理想 。 他们的理想是什么?请看《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念刘备、关羽、张飞 , 虽然异姓 , 既结为兄弟 , 则同心协力 , 救危扶困 。 上报国家 , 下安黎庶 。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 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 皇天后土 , 实鉴此心 。 背义忘恩 , 天人共戮 。 ”
这就是他们最初的誓言 。 其核心内容是:“同心协力 , 救危扶困 。 上报国家 , 下安黎庶” 。 这才是他们必须要做的 。 而同生共死只是表示为了理想奋斗终身 , 一直到死的决心 , 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大家一起去死 。 当然 , 战场之上 , 的确需要有同生共死的精神和勇气 。 这样打起仗来就会勇往直前 , 向死而生 。 人其实很多时候也确实有这种心里:反正大家一起死 , 因此就不怕死 , 而大大提高战斗力 。 “狭路相逢勇者胜” 。 因此 , 有很多时候 , 越是不怕死 , 越是容易活下来 。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诚可贵 , 情义价更高!”
【爱历史】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文章图片
刘关张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的 , 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理想 , 而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同生共死 。 一个兄弟倒下了 , 另外的兄弟要前赴后继 , 继承死者的遗志更加不懈努力 , 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去追随于地下 。
不过 , 同生共死有时却是活下来的理由 。 像土山被围 , 张辽就是以这个理由说服关羽的 。 关羽也就坡下驴保留了有用之身 , 才有了后来的千里走单骑的经典 。 张辽当时是这样说的:
“当初刘使君与兄弟结义时 , 誓同生死 。 今使君方败 , 而兄即战死 , 倘使君复出 , 欲求兄相助 , 而不可得 , 岂不负当年一盟誓乎?”
所以说 , 所谓的同年同月同日死 , 不是要你去死 , 而是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死 。 就是说:“如果兄弟没死 , 你就必须要活 , 而不能死;如果兄弟死了 , 你也可以活着而不必去死 。 ”谁如果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 因为兄弟死了就不管不顾地也跟着去死 。 那么 , 他的死就毫无价值 , 没有任何人会因此对他产缅怀之意而去宣传纪念他;也没有任何人会为他的这种死法去感到敬仰和佩服 。
大家一定要明白:为兄弟而死;陪兄弟同死;跟兄弟去死这些不同的死法 , 意义差别很大 。
古代有左伯桃和羊角哀的故事 , 说的就是结义兄弟之间一生一死的经典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