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去洞庭“心腹之患”须治“软脚堤坝”( 三 )


据《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了解 ,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 , 一些沙质防洪堤坝也不同程度存在“软脚”问题 。 在洞庭湖区率先启动“升级换代”治理工程 , 逐步积累经验并加以推广 , 对提升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防洪能力 , 具有深远意义 。
水利专家建议 , 采取吹填压浸、高喷灌浆等工艺 , 对洞庭湖区沙质堤坝基础和堤身实施包括吹填防渗铺盖工程等在内的系统治理工程 。 治理工程设计 , 要比照洞庭湖二期治理标准 。
在推进这一项目同时 , 还要对重点部位实施衬砌护坡、抛石固脚等工程 , 如果改造项目能够实施 , 这些堤坝防洪标准能达到50年一遇的水平 。
由于实施这一项目 , 堤坝每公里整治资金需要上千万元至数千万元不等 , 湖区以农业为主、财力有限的各县市无力自行开展 , 以致每逢汛情深感迫切 , 汛情一过又只能一拖再拖……专家们建议 , 国家立项和投入资金支持项目实施 , 加强考核督办 , 争取在汛期结束后尽快启动 , 尽快实现全面沙堤“升级换代” 。
此外 , 还有专家谈到 , 针对堤坝险情自动侦测 , 目前已有具有一定功能的“火眼金睛” , 如水下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 。 这类设备依据特殊电流场的“流场法”原理设计制造 , 有能力探测江河、水库的堤坝管涌渗漏入水口、渗漏通道 , 能探测出高水头作用下堤坝产生的新的渗漏位置及渗漏严重程度 , 为抢险指明主攻方向和赢得宝贵时间 。
但这类抗洪抢险很多“黑科技” , 有的尚处于起步试验阶段 , 而有的技术成熟需要较大投入难以推广 , 基层建议国家加大支持力度 , 让更多新科技、新装备尽快成熟达到应用水平 , 让更多成熟的科技成果和装备配备到抗洪抢险一线参加“实战” , 确保洞庭湖长期安澜 。 采访人员苏晓洲、谭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