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华谊兄弟联合创始人王中磊:应该拿出强有力的影片恢复市场

_本文原题为 华谊兄弟联合创始人王中磊:应该拿出强有力的影片恢复市场
每经采访人员:温梦华 毕媛媛 每经编辑:董兴生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中 , 在本届电影节期间举行的“第七届全球电影产业链发展论坛”上 , 华谊兄弟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用“守得云开”形容这半年的心情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若清在该论坛上透露 , 备受市场关注的《八佰》或于近期上映 。
华谊兄弟是《八佰》的第一出品方 , 影片是否近期上映?王中磊未正面接话 , 但他表示:“有担当的公司应该拿出强有力恢复市场动力的影片 , 来进行整个电影市场的复工 。 从8月份到年底 , 每个档期 , 华谊都已经准备好了有市场吸引力的电影 。 ”
流媒体是否会取代院线?
影院复工首周 , 频频传来捷报 。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 , 截至目前 , 内地影院复工总票房已破亿;全国复工影院数近6000家 。
在电影院停歇的近180天里 , 一些中小成本的影片走了线上发行平台 。 其中 , 《囧妈》《大赢家》与字节跳动达成合作 , 《肥龙过江》《春潮》等则以付费超前点映的模式走向视频平台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了解到 , 这几部片子中 , 《肥龙过江》表现算最好的 , 但这几部却都没有赚钱 。
融媒体时代 , 流媒体与院线的关系在这几个月间反复被提及 , 未来影片的发行方式是否会因为这场疫情而发生颠覆 , 也成为不少院线从业者和片方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
“融媒体与影院的互补性要多于替代性 。 ”傅若清称 , 融媒体的突出应用优势在于其便利性 , 可以随时随地把内容带给观众 , 两个渠道的交汇与共融能够为影视作品构建更加丰富、多层次的消费市场 。
傅若清具体展开阐述了三个原因:第一 , 好的电影作品首先通过大银幕而生 , 只有大银幕可以为观众呈现电影作品的全部价值 。 如今 , 高格式等电影技术越来越出色 , 融媒体的输出内容和表现形式有限 , 对比之下 , 反而更突出了影院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
第二 , 融媒体的短小、快捷属性 , 对于影视片花、预告和周边内容是非常好的传播渠道;第三 , 每年制作的国产影片不超过700部 , 只有一半左右能够通过院线放映 , 对于不参与院线竞争的影片以及下映后的经典影片的再现 , 通过融媒体平台播映 , 是非常好的投资回收和增值渠道 。
“电影技术是与时俱进的 , 新媒体形式不会带走观众 , 会把更多喜爱电影的观众带进影院 。 ”傅若清总结道 。
IMAX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则认为 , 疫情后会迎来观众对IMAX形式的“渴望” 。 “观众回来的时候 , 我觉得会来体验他们以前习惯的IMAX , 认为这是自己很熟悉的 , 也是家里所没有的 。 小屏幕也可以在家里看片子 , 但是没有电影院沉浸式的享受 。 ”
流媒体近年来一直在冲击长视频的发行模式 , 疫情加速了这种变革 。
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认为 , 这种情况是一种催化剂和导火索 , 加速了观众的分流 。 虽然院线所谓的发行期一直在缩短 , 但流媒体是否会取代院线的地位 , 冯伟持否定态度 。
“有一些项目可能直接会实现线上发行 , 但总体来说 , 我觉得影院的发行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 ”现场连线的温斯顿·贝克董事合伙人凯瑟琳·温斯顿也持上述态度 。
疫情期间 , 爱奇艺助推多部电影线上放映 , 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认为 , 线上线下结合的观影新模式仍在探索中 , 但还没有成为新常态 。
片方拿影片推动市场恢复
今年上半年 , 全国电影院暂停营业、档期缺失、制片和发行工作停滞不前 , 带给电影行业的直接经济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 但危机也是新机 , 长远来看 , 将对电影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带来深刻的调整 , 倒逼电影产业改革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