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 , 其实 , 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 , 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 , 却也不愿停留 , 慢慢地越飘越远 , 似乎世间万物都在离诗人而去 。
“尽”、“闲”两个字 , 也把读者的思绪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卷舒自如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清幽平静 。 这是一幅尽显孤独与寂静之美的水墨山水写意画面 。
文章图片
诗人以闲适的笔调写出了飞鸟的孤云的状态 , 突出了离去的过程 , 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 , 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 , 能给读者以联想 , 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 , 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 , 为后面两句的表情达意做足了行文和诗意上的铺垫 。
李白是独坐在那里的 , 也许独坐的时间太长了 , 以至于原本还在山边飞的鸟、飘动的云 , 都在不知不觉中先后飞走了 , 飘离了 , 不再陪伴他了 。 那么 , 留下来的还有什么呢?那就是敬亭山了 , 所以他孤独地望着敬亭山 , 敬亭山也孤独地望着李白 。
文章图片
后二句“相看两不厌 , 只有敬亭山” , 偌大的天地间 , 在彼此的注视中 , 怎么看也看不够的 , 只有孤独的诗人和敬亭山 。 诗人久久独坐 , 凝视着敬亭山 , 敬亭山也仿佛注视着眼前这个失意的人 。
面对现实中的世俗世界 , 诗人闷闷不乐 , 倍感孤独 。 而面对着敬亭山 , 诗人仿佛找到了一片净土 , 在这里可以天马行空地思考 , 随心所欲地放纵 。
【【爱历史】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他想和光同尘 , 却落得个飘零江湖的结局 , 所以他远离尘世 , 忘怀得失 , 内心得到片刻的宁静 , 在敬亭山寂静安宁的环境中他得到了心理的慰藉 , 精神似乎找到了归依 , 得到了安慰 , 自然山水成为他孤独中的知己 。 但宁静安详只是短暂的 , 他毕竟是尘世中人 , 终究还要重新回到纷纷扰扰的尘世生活中去 。
文章图片
“只有”二字中 , 流露出诗人的无奈和他内心的深深孤独感 。 在李白的生命中 , 伴随他的并不总是飘逸豪迈的自在与逍遥远游的洒脱 。
相反 , 李白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无所归依的漂泊感和孤独感 。 李白思想深处有一个孤独的自我 , 这种孤独的情感源于其内心对归属的渴望 。
在这两句中 , 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 , 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 尽管鸟飞云去 , 诗人仍没有回去 , 也不想回去 , 诗人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 , 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 。 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 , 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
文章图片
中国的文人墨客对于大自然山水的欣赏正如禅师参禅的过程一样 , 有三种层次:第一是看山是山 , 看水是水;第二是看山不是山 , 看水不是水;第三是看山仍是山 , 看水仍是水 。 这三种层次 , 既是三种境界 , 同时又往往是诗人历经的一个过程 。
第一种层次是 , 把存在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作为客观的存在来看待 , 山水和人彼此之间是孤立的、毫无内在联系的存在;第二种层次则是诗人通过对山水形、声、色等诸方面的体验 , 让诗人内心的情感得到触动 。
文章图片
最重要的第三种层次 , 不论山水有多么美妙、壮丽 , 也不管诗人如何欣赏山水 , 寄寓情怀 , 但最终人还是人 , 山还是山 , 水还是水 , 他们是不同的外物的存在 , 人和山、人和水最终还是要分离的 。 他们的相处只能是诗人短暂的停留 , 而不是诗人永久的归宿 。
如果按照这种山水体验划分的话 , 毫无疑问 , 李白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的关系明显属于第三种层次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 敬亭山和诗人对视着 , 谁都看不够 , 看不厌 , 看来理解我诗人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
这首诗的后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态的 , 表面看来 , 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 , 脉脉含情 。 实际上 , 诗人愈是写山的可爱 , 愈是表现出人情的冷漠;而诗人那横遭冷遇 , 寂寞凄凉的处境 , 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
- 【历史故事】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究竟有多惨烈?雍正听说数次流泪不止
- 【游戏世界】eStar发文:别网曝风劫,失去自信就完了,自己有分寸,易峥回应
- 【就爱时尚】黑白搭配永远都对!黑色搭配白色这款经典的组合搭配,满满的力量
- 猪宝宝起名_个性宝宝取名()
- 小女孩起名字_今日男孩取名()
- 【历史故事】唐朝大臣和宦官之间的争权斗争
- 【历史故事】民间故事:高渐飞与凤姑
- 【历史故事】他智谋强于郭嘉,战斗力略胜张辽,为何曹操却雪藏此人?
- 【爱历史】杨乃武与小白菜毕秀姑的通奸案
- 【爱历史】民间故事:祝营台与妻子紫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