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互联网让人自由了吗,陈根:信息时代的信息围墙( 二 )


然而 , 事情的真相是此诗的所谓后两句其实完全是后人编篡而来 , 但由于本诗的小众 , 网络上充斥的都是后人的改编 , 真正的原诗反而被埋没了 。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并不算少见 , 知识的污染似乎是互联网时代不可避免的问题 。 当被污染的知识通过互联网的放大而得到传播 。 而在一次被污染后 , 很可能出现的 , 是连续性的长期污染 。
陈根|互联网让人自由了吗,陈根:信息时代的信息围墙
文章图片
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
互联网时代的第二个特点 , 是我们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 。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是现在这样 , 任何人几乎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观点 , 创作内容 , 展示自己 , 进行社交 。 从这个角度看 , 互联网时代无疑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时代 , 而冲突的发生 , 却也偏偏来自于“公平”二字 。
首先 , 由于互联网自身具有匿名、开放等特性 , 这就使得互联网较现实世界更容易出现虚假信息和谣言 。 并且 , 在低成本传播的助推下 , 虚假信息和谣言还会被不断放大 。
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人人都能创造内容” 。 于是 , 原本单一的新闻点衍生出了众多信息源 , 随后再度爆发更新的兴趣点 。 信息自身意义的模糊性被无限放大 , 最终网民判断和甄别虚假信息的能力不断弱化 。 而对于一些缺乏缜密判断与思考的网民来说 , 他们就会无可避免地被异化 。 他们可能会随心所欲对信息进行人为模糊化引导 , 从而做出体现自身存在感并引发其他网友关注的行为 。
在疫情期间 , 当我们毫不意外地接收到了更多有关于疫情的信息时 , 虚假信息也毫不意外地得到了发展 。 从Facebook到微博 , 人们分享的错误信息包罗万象 。 从引发疫情的原因到如何治疗疾病 , 从病毒起源论到双黄连抗病毒 , 真是无所不有 。 以至于在疫情大流行期间 , 各国不得不建立核查并打击虚假新闻的机制 , 世界卫生组织也有一个定期更新的戳破谎言的网页 。
其次 , 互联网的无限开放性 , 也给了低俗性的话语一个表达的平台 。 近些年来 , 网络空间出现的污言秽语、人身攻击等现象我们也有目共睹 ,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网络公共环境 , 而且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也造成了无形的干扰 。 一项调查显示 , 近八成社交网站用户认为自己在网络社交中变得粗鲁 , 一言不合就口出秽语 , 在网络社会与网友对话时 , 言谈远不如现实生活中那么礼貌 。
最后 , 是网络环境下非理性的话语表达 。 事实上 , 最初网络上出现非理性言论多为面对国家安全与社会生活中的大事 。 有观点认为其肇始与发轲于“网络民族主义” , 这是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借助网络表达后形成的一种现象 。
例如1999年的“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2003年的“反对京沪高铁使用日本新干线技术”网上签名活动、2005年新浪发起的“全球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活动、2008年网民爆吧抵制家乐福等等 。 这种非理性行为还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 并且有迹可循 。
而随着网络发展 , 网络上的信息接连不断地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 网络使用者的注意力不断被分散 , 人们越来越缺乏理性思考 。 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在网络中可以肆意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甚至愿望 , 于是就变得毫不遮掩 , 随意表达 。 这种非理性的表达充斥在网络的各处 , 在每个事件中都可以看到 。
网络使用者关注事件的本意是希望得到事情的真相 , 但是在这个真假难辨、错综复杂的网络社会中 , 很多网络使用者都会受到各方信息的影响 , 就可能出现对事实真相的错误判断 。 在利益面前 , 人们在没有正常理性思考的情况下 , 极易出现极端的解决方式 , 诸如言语攻击甚至夸大其词等 。
在个体非理性行为大肆发展的同时 , 网络群体的非理性行为也逐渐凸显 。 网络群体往往容易因为共同的利益而产生心理趋同 , 聚在一起以“审判者”的姿态来“伸张正义” , 或者抱团与另一利益群体互相攻击 。 此外 , 网络上还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网络公关的公司 , 他们雇佣专门从事网络推送的工作人员 , 不断地在微博、贴吧里进行话题制造、名人炒作、引导舆论方向 , 向目前已有的权威体系宣战 , 这种行为又进一步促使网络上非理性的言论愈发具备群体分化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