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孙权为什么不用孙皎?

白衣渡江 , 对于孙权集团来说是一个带有一定程度战略意义的辉煌胜利 , 不仅击败了心骄气傲、目空四海 , 认为自己独步天下、所向披靡 , “天下英雄 , 闻吾之名 , 无不畏服”(七十四回)的关羽 , 而且夺得了作为江东门户的荆州 。
作为战略决策者之一和战术执行者 , 吕蒙无疑是达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
【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孙权为什么不用孙皎?】但是 , 老话告诫我们 , 凡事须从两面看 , 高光之下有阴影 。 吕蒙功成名就、春风得意的同时 , 一把明晃晃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已经在他头顶晃晃悠悠了 。
这并不是简单的“功高震主”——孙权在其大半生涯中 , 还没有因为功劳的缘故怀疑臣下的记录 。 像周瑜那样威震天下的功劳 , 也并没有引发孙权的疑心 。 至于后来对陆逊的态度 , 实在是晚年昏聩所致 。
而吕蒙建功立业的时候 , 孙权还远远没有到达后来那个昏聩阶段 。
实际上我们所说吕蒙面临的危险 , 并不是直接来源于白衣渡江 , 而是在此之前的一个举动 。
【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孙权为什么不用孙皎?
文章图片
我们先来看看吕蒙起兵前发生的——非常非常奇怪——的一幕:
“逊察知备细 , 即差人星夜报知孙权 , 孙权召吕蒙商议曰:‘今云长果撤荆州之兵 , 攻取樊城 , 便可设计袭取荆州 。 卿与吾弟孙皎同引大军前去 , 何如?’孙皎字叔明 , 乃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也 。 ”
孙权似乎从来没有这么用过人、派过将 。
东吴前前后后有过四任大都督 。 可以说每位大都督带兵出征时都有临机决断的独行权力(鲁肃除外 , 他当的是太平都督 , 主要功绩在于政治上的高明——维护孙刘联盟 , 没有什么单独带队打仗的经历) , 绝无掣肘之虞 。
而且前前后后四任大都督 , 只有一次安排了副职——那次孙权恐怕是另有考虑:周瑜毕竟年轻、不是孙坚创业那批元老员工 , 而曹操兵多势重 , 派一员老资格为副职 , 可以起到“重镇”的效果 。
特别是一开始就明确了正副之分 , 工作决策还是“决于瑜” 。 因此虽然有过“普自以旧臣而居瑜下 , 颇不相睦”的不愉快插曲 , 但老资格程普也只能搞一点“托病不出”(四十四回)的戏码 , 即使没有“后因见瑜之才 , 方始敬服”的转变 , 也并不能够损害前敌总指挥权力的统一和效率 。
【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孙权为什么不用孙皎?
文章图片
而这次大不相同——“卿与吾弟孙皎同引大军前去”“孙皎字叔明 , 乃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也” 。 不但派了这么一个血缘相通、骨肉相连的特殊人物跟着 , 而且还给了一个“同引”的权力配置——这是行军打仗最忌讳的、模模糊糊的配置方法 , 一旦到了紧关节要的时候 , 这种有特殊人物参与、没有正副之分、决策权归属不明的中枢机制就近乎瘫痪甚至虚设 , 后果可想而知 。
一代雄主孙仲谋怎么了?这么重要的时候竟然出此昏招?
说起来这件事不能完全怪孙权 。 原始瑕疵还是出在吕蒙身上 。
在不久前东吴的高层会议上 , 吕蒙不但开宗明义“今云长提兵围樊城 , 可乘其远出 , 袭取荆州” , 而且面对孙权的“徐州”考题 , 说得头头是道——“其地势利于陆战 , 不利水战 , 纵然得之 , 亦难保守 。 不如先取荆州 , 全据长江 , 别作良图 。 ”
当时孙权非常高兴地说“前言特以试卿耳 。 卿可速为孤图之”——孙权高兴的缘故 , 固然是因为吕蒙有洞悉全局、审时度势的才华 , 但更重要的是 , 孙权觉得吕蒙有披肝沥胆、坦率直言的品格 , 不顾虑自己在主公面前的形象及因此可能引发的私利损失 , 一切从大局出发 。
当时的孙权 , 完全没有提及谁谁谁“同引”的问题 , 可以肯定也根本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
事情起变化是在后来 。
【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孙权为什么不用孙皎?
文章图片
吕蒙兴致勃勃、豪情满怀准备动手的时候 , 却发现“沿江上下 , 或二十里 , 或三十里 , 高阜处各有烽火台”“又闻荆州军马整肃 , 预有准备” , 而自己“寻思无计” , 进而发现自己处于“若如此 , 急难图也 。 我一时在吴侯面前劝取荆州 , 今却如何处置”的尴尬境地——已经子弹上膛刀出鞘了 , 怎么办?
在这里 , 吕蒙做出了一个最差劲的抉择——“乃托病不出 , 使人回报孙权” 。
这个抉择后面有两个基本考虑:第一 , “我”没办法 , 但是“我”不能承认自己没办法 , 否则有损名望;第二 , 装病这招最高明 , 谁也看不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