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蚂蚁集团拓荒史:从支付缝隙闯出的弄潮儿( 三 )


马云的决定 , 将支付宝的独立进程往前推了一大步 , 支付宝团队迅速成立 。 但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 , 支付宝遇到了第一个难题——随着淘宝交易量的上升 , 支付宝的转账成本大幅上升 , 交易效率低下 , 用户吐槽声不断 。
这其实是必然会碰到的问题 。 最初 , 支付宝员工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对账上 , 在淘宝交易量不大时 , 这种人工方法还可以勉强维持 , 但随着交易量的增加 , 这种工作方式难以为继 。
另外 , 其合作的工商银行也开始承受巨大的交易压力 。 因为淘宝在工行进行的每一笔转账并不直接通过系统 , 而是需要先人工将凭证打印出来 。 然后 , 工作人员将凭证信息输入央行系统 , 央行系统再转发到其他银行 。 随着淘宝交易的上升 , 工行人员的工作量剧增 , 大量业务被积压下来 。 于是 , 工行希望支付宝能够将信息、银行卡账户相同的卖家的代收款项合并后一起打过去 , 从而减少交易笔数和系统压力 。
显然 , 面对一种全新的网上交易和支付方式 , 支付宝、银行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 。 要想破除困境 , 双方必须都对自己的系统进行升级 。 难能可贵的是 , 此时双方都没有将责任推给对方 , 而是从自我革新开始 , 寻找改善交易体验的解决办法 。
一方面 , 西湖支行说服工商银行总行改进转账系统 , 使得工行在收到支付宝的转账指令后 , 便可以直接分发出去 。 被说服的工行总行便调动北京、珠海和浙江三地的技术中心一起发力 。 2005年12月 , 工行系统改造终于完成 , 转账的压力得以极大的缓解 。
在工行改进自己的系统时 , 另一边的支付宝在经过紧张的研发后 , 也初步打磨出一套完整的虚拟账号体系 。 这套账户体系可以将数笔交易申请压缩成一笔 , 不仅降低了业务量 , 还降低了成本 。
此时 , 支付宝的独立进程已经水到渠成 。 2004年12月19日 , 支付宝从淘宝网分拆 , 并通过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 。 随后 , 支付宝账户体系上线 , 拥有了自己的网站、会员、账户 。 这一系列动作 , 宣告着支付宝从淘宝网的第三方担保平台 , 朝着独立支付平台的方向发展 。 这一天 , 也被视作是支付宝的“独立日” 。
不过 , 此时的支付宝还不能算作真正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 。 因为很多银行都没有对外提供标准的接口 , 这也意味着支付宝的支付方式受到很大局限 。 于是 , 支付宝团队开始与银行一家一家地谈 , 直到最后与中国绝大多数银行达成合作 。 2005年5月 , 支付宝终于开放担保交易与支付接口 , 正式成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
从马云在达沃斯论坛上的启发 , 到与工商银行一同改进交易效率 , 再到与大量银行达成合作 , 可以说支付宝的独立之路充满坎坷 , 但也展现出支付宝乃至整个阿里集团极强的进取心 , 这种进取心是支付宝能够真正独立的力量源泉 。
3
支付宝“脱淘”
独立之后 , 支付宝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便是脱离淘宝 。
当时 , 马云希望支付宝在服务淘宝网的同时 , 也能够服务更多的商户、电商平台 ,并最终在中国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信用体系 。
为了尽快得到商户和其他电商平台的认可 , 支付宝不仅采取了免费策略 , 而且还给予对方补贴 。 2005年7月6日 , 支付宝对外正式公布“你敢付 , 我敢赔”的支付联盟计划 , 将“你敢付 ,我敢赔”扩展至所有由支付宝提供支付服务的网站上 。
双重攻势下 , 很短时间内淘宝上便有超过70%的商品交易选择使用支付宝服务 。 紧接着 , 淘宝趁热打铁 , 出台新规要求用户在淘宝上交易必须采用担保交易的模式 。 一时之间 , 担保交易成为淘宝交易的标配 。 此外 , 截至2006年底使用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的非淘宝网商家也达到30万家以上 。
慢慢地 , 支付宝作为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身份开始被广泛接受 。 不过 , 此时支付宝对所有用户均是免费使用 , 尚未盈利 。 直到2007年2月 , 支付宝开始向非淘宝网卖家收取一定比例的技术服务费用 , 收费标准约为交易总额1.5% , 而淘宝用户继续免费使用支付宝 , 支付宝正式在创收上加快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