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开了,“报复性观影”会出现吗?( 二 )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认为 , 电影行业复工复产有一个过程 , 在防疫常态化的情况下 , 观众“报复性”观影局面不太可能出现 , 隔座售票、全程佩戴口罩等限制也会对一些观影人群尤其是情侣、家庭观影群体有所影响 。 “现在的影院就像大病初愈的病人 , 先喝一点稀粥 , 慢慢恢复体力 。 ”石川判断 , 现在电影市场还处于预热性恢复阶段 。 目前的定档新片对帮助影院复业、满足观影需求的意义高于实际营收 。 “电影市场恢复正常需要时间 , 首要决定因素是防疫信息 , 如果下半年真正平缓了 , 贺岁档、明年春节档会有大片出来 。 ”

疫情期间 , 不少院线电影转网 , 也有越来越多观众选择在网络上看电影 。 上海影城总经理顾艳认为 , 未来艺术表现形式、载体会越来越多元 , 但网络彻底代替大银幕并不现实 。 此前 , 导演李安推出120帧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 , 上海影城成为上海唯一一家可以观看最高版本的影院 。 “影院观影效果的仪式感、沉浸感和声光电的视听效果都是线上无法取代的 , 而且影院更多承载了电影技术的提升 。 电影拍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 各种新科技的运用 , 引领带动观众的需求和审美不断提升 , 这些都离不开影院先进的放映设备 。 ”《荞麦疯长》是选择坚守院线的众多影片之一 , 藤井树认为 , 制片方离不开影院 , 影院也离不开好片 。 “电影质量过关 , 在疫情可控可防的局面下 , 应该勇敢迈出第一步 。 ”

目前的“大片空档期” , 某种程度上对小体量片子而言是一种机遇 。 采访人员从片方获悉 , 《第一次的离别》首日排片率达30.2% , 这样的排片量对小成本文艺片而言非常难得 。 石川认为 , 《第一次的离别》曾在三大影展获奖 , 有一定知名度和良好品质 , 此时进入市场是不错的选择 。 不过 , 这并不代表文艺片、小众影片进院线的时机到了 。 考虑到宣发、排片成本 , 对于一些资金实力不强的小公司来说 , 网络发行不失为一条途径 。 他认为 , 网络电影和影院电影会形成不同销售渠道 , 要结合不同风格来判断 , 比如《流浪地球》等对视效要求比较高的影片会更多选择线下放映 , 而注重内心刻画的文艺片等也可以选择线上放映 。 “网络发行会和线下发行并存 , 对消费者来说 , 多了选择也是好事 。 就像餐厅和外卖 , 两者不会形成你死我活的关系 , 而是互为补充 。 ”

此外 , 业内专家也建议 , 在特殊的“档期”内 , 影院经理要把好影片质量关 , 避免“烂片”打着文艺片旗号来趁机抢占市场 。 “尽管是特殊时期 , 看待电影的方式一如以往 , 好电影还是受欢迎 , 本身质量不行 , 奔着投机去 , 也很难获得观众和票房 。 ”石川建议 , 当下还是要综合配套多种扶持手段 , 对影院生存、电影行业复苏会有很大帮助 。

【采访人员手记】

电影院恢复开放首日 , 走进影院颇具仪式感与象征意味 。 过暑假的学生、白发苍苍的上海阿姨 , 形形色色的影迷在影厅重聚 。

走进上海影城第2放映厅 , 需要经过数道“关卡” 。 测温、登记是第一关 , 到了影厅门口 , 又有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提示“戴好口罩”“对号入座” 。

影院疫后“重启” , 看似多了一些“条条框框” 。 座位与座位相互间隔 , 影迷间需保持社交距离 , 观影时的爆米花与可乐成为过去时 , 3D影片则建议观众自备眼镜 。 这是疫情常态化防控带来的改变 。 但有更多东西“不变” 。

影迷对优质影片的渴求没有变 。 在20日零点时分 , 全国已有四场电影跃上大银幕 。 一场在杭州 , 首映《第一次的离别》 。 其余三场在南宁 , 片单分别是《误杀》《璀璨薪火》与《第一次的离别》 。 全国影院复工后 , 售出的第一张电影票 , 更被影迷精准记录——7月17日17时40分 , 有位成都的影迷购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