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 , 是古代中国选拔人才的一种特有的制度 。 自隋朝开始 , 到清朝结束 , 历经了一千二百多年 。 科举制让一些底层的老百姓有了机会做官发财 , 穷人家的孩子通过读书也可以当上大臣 , 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一种非常好的选官制度 。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位状元考生 。 他扛着装馒头的麻袋参加殿试 , 康熙看了他写的文章后 , 当即说:“你就是状元了 。 ”这位让康熙佩服无比的考生是谁呢?他就是李蟠 。
文章图片
01古代科举制
首先 , 我们来看看古代的科举制度具体是怎么样的 。
科举制度的起源众说纷纭 , 汉隋唐都有 。 汉朝时为“察举制”和“征辟制” , 要求选官推荐有类似孝顺、有上进心这样品质的人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 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 一开始以出身和品格等标准来划分官员等级 。 但是这种制度最终导致士族们垄断上品官员 , 民间普通老百姓没有做官的可能 。
隋唐时期开创了进士科 , 此后 , 科举制度逐渐成型 , 在未来的一千多年间没有太大的变化 。 而明清时 , 就出现了我们所熟知的“八股取士” 。 当时的考生们写作文都是一样的结构 , 叫做“八股文” , 而且题目内容都是以南宋以后盛行的程朱理学为主 , 只讲究课本上的知识 , 缺少实用性和灵活性 , 因此常常被人诟病 。 不管如何 , 科举制度依旧会随着时代的需求而变化发展的 。
文章图片
接着 , 我们来谈一谈其中的考试 。 众所周知 , 科举制第一级考试为乡试 。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乡试 。 首先 , 要先考上太学处或者国子监 , 考上后就是秀才 。
之后在太学处或国子监学习 , 就被称作生员或监生 。 以这个身份通过了科考、岁科后 , 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 如果连太学处都没考上的话 , 就被称作“童生” 。
如果一个人到了中年或者白发苍苍的年纪还没通过科考要怎么称呼他呢?答案还是童生 。 因此 , 一把年纪还考不过科考 , 和其他孩子一起被人叫做“童生”的话 , 那是很丢脸的 。
文章图片
获得了乡试的资格后便可以参加乡试 , 如果过了就是举人 , 没过就要再等三年参加下一次乡试 。 中了举人后就可以参加第二年的会试 , 举人们要自费盘缠进京赶考 。
会试录取后 , 就成为贡士 , 其中第一名成为会元 。 当上会元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了 。 会试时 , 考生单独在一间被锁上的小屋子里应考 。 吃和睡都在屋子里 。 通过了会试后 , 就可以参加下一个月的殿试了 。
提到殿试 , 就不得不说武则天 。 武则天对科举制也有很大的贡献 , 她开创了殿试和武举 。 可以说 , 如果没有她 , 科举制不会有后来宋元明清的发展 。
文章图片
殿试 , 顾名思义 , 举办地点就在宫殿里 。 宋仁宗之前的殿试实行淘汰制 , 引起了很多考生的不满 。
这些考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 , 千里迢迢来到京城 , 还考过了会试 , 结果却在最后一步被淘汰 。 那是多么地可惜遗憾啊 。 因此 , 那些被淘汰的考生心中不满 , 转而投奔到与宋朝对抗的西夏去 , 导致宋朝人才流失 。
因此 , 宋仁宗废除了淘汰制 , 只要过了会试 , 殿试就没问题 。 而殿试结果的排名又分为三甲 。 一甲有三名 , 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为进士出身、三甲为同进士出身 , 二甲和三甲的第一名都叫做传胪 。
文章图片
从这个过程可见 , 古代考科举实在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 能当上进士那绝对是人才中的精英 , 可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 , 一举成名天下知 。 ”
02清朝状元李蟠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清朝的一位进士李蟠 。 李蟠是江苏徐州人 , 由于明朝末年战火连天 , 为了躲避战乱 , 祖上把一家从河北迁到了江苏 。 祖父曾经是明朝末年的举人 , 因此对教育十分看重 。 李蟠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 当然也是以科举考试为目的 。
文章图片
李蟠天
一般考生没有像李蟠这样带一麻袋食物的 , 因此看到他扛着一麻袋 , 都笑话他 。 而李蟠本身性格稳重 , 对于他人的笑话并不放在心上 。 而是进了考场准备考试 。
- 【爱历史】南宋名将李显忠的一生
- 【历史故事】康熙年间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
- 【历史故事】蒙古人的弓箭和匈奴人的弓箭有什么区别?
- 【爱历史】李存孝和李元霸到底谁的能力更胜一筹?
- 【爱历史】明清时期的九姓渔户具体是哪九个姓?
- 【爱历史】你知道哪些关于清朝帝王陵的历史谜题?
- 【历史故事】后燕慕容宝为什么没有在中原建立大功?
- 【历史故事】关羽是武圣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关羽为什么成为武财神?
- 【爱历史】他是清朝第一贪官,死前嘱咐嘉庆不要动他,嘉庆不听,最终追悔莫
- 【历史故事】刘邦为什么能在鸿门宴上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