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是咋形成的,怎样判断和应对呢( 四 )
一岁开始,幼儿的意向概括能力萌芽并快速发展,开始有自我意识,逐步认识到,自身的存在,是完整、独立的个体,与身边人、事物等等,是有界限的,有一定关联,但本质上相互独立的存在。在幼儿期,亲子互动是最主要的生活内容,“想充分发展主动性,又想获得哺育者的喜爱”是幼儿面临的主要矛盾,如何整合其中的主动感和内疚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核心主题。
幼儿期儿童萌生了初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通过自己来,幼儿体验到了自我的存在和力量,联系到发展中的各种技能,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愉快。但这对哺育者,往往造成诸多额外负担,要顾虑到安全问题、财物损坏问题等等,还会觉得小孩不听话,一天到晚瞎折腾,会去指导、限制幼儿的行动。亲子双方间,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直至某种双方都能认同的秩序出现,所以这一时期,又称为“第一反抗期”。
婴儿的心里世界中,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令他们喜爱的区别。从幼儿期开始,儿童的道德意识开始萌芽,对事物属性的判断开始能够脱离自己的需要,有了好、坏等等区别,这是与其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因为事物的好坏,属于抽象属性,需要以思维能力、语言表征能力等为基础。同时,这种判定受成人态度的严重影响,甚至大都是从成人那里模仿而来。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当道德意识开始形成稳定、一致的道德评价标准,这种标准也会作用于自身,用某种标准来判定自己,是否是好的、有价值的、值得喜爱的等等,伴随着这些机制的发生,“超我”开始发展。
幼儿期的动作发展、心理发展,主要依赖“游戏活动”。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它是令人轻松愉快的活动,并且往往是儿童自发进行的一种活动,儿童从事游戏并不是为了实现某种明确的目的,游戏的目的就在于游戏过程本身。通过游戏中的模仿、互动、体验等等,儿童的身体机能、感知觉能力、想象力、意向概括及表征能力、记忆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性等等,都获得逐步发展,并慢慢定型。其中,经验和感受的积累最为重要,通过不断重复某些活动,相关行为变成“自然而然的”,行为的结果,也是大概可预期的,这会让人下意识地觉得,局面是友好、可控的,是令人轻松、充满快乐的,并最终作用一个技能性的领域,如进行动作的能力、融入群体的能力等等。
幼儿吃饱睡足后,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就要去搞事情,渴望拓展活动领域的界限,渴望去探究周遭事物,想跟随自己的心意去做点啥,渴望去体验自主性、力量感、支配感、操控感等等正性体验。与此同时,幼儿也需要与哺育者,时刻保持着相互密切关注的状态,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获得哺育者的引导、配合、认可,从而确信,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是被容许的,而自身的存在,也是被认可、被喜爱的。如果幼儿的主动表现,往往被良好地引导、充分地肯定或鼓励,则他们会将其解读为,“给自己设立目标,并想办法去达成目标,是好的行为,不但自己从中得到快乐,也能获得别人的喜爱”,与这种解读相伴随的,是主动感,是在一种很放松、很自由的氛围里,想去做点啥的愿望。如果幼儿的主动行为,总是被粗暴地打断,或者招来哺育者的厌烦、责骂等等,又因为成人所释放的愤怒、厌弃等等,往往是幼儿所不能承受的,他们会将其解读为,“不顺从哺育者的意愿去做事情,是坏的行为,是不可爱的,会招致非常糟糕的结果”,又因为幼儿本身有源源不断地想搞事情的欲望,伴随着这种解读的,往往是认为自身有错、有罪过的内疚感,幼儿需要这种内疚感,来压制本能的主动性,在拮抗阶段,幼儿表现为畏首畏脚,时常犹豫不觉,彻底压制住以后,幼儿了无生趣,只希望赖在哺育者身上,时常神情呆滞,举止僵硬,但自身不会再想办法破解这种局面,反而开始发展其他策略,来适应这种处境。
设立目标并想办法达成目标,在大多数人身上,是信手捏来、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对少部分人,则是千难万难。因为非理性的负疚感作祟,人们总能找出各种由头,来否定目标,抑或是目标的合理性,抑或是目标的可操作性,让自己处于“被安排、被支配”的地位,唯有被动的局面,才是熟悉的、安全的、没有罪过的。
设立目标并达成目标,中间隔了一个执行的历程,这个过程,在时间上可长可短,不同的人,对这个阶段的忍耐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也与幼儿期的历练密切相关。指向不同领域的事件目标,对人而言,会有不同感受,有些过程,是令人亢奋的,是充满渴望、乐趣的,当事人能从中体验到成就的乐趣,或者力量感,这种事情,也往往就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而有些过程,是枯燥、乏味、无趣的,当事人对其,经常有“我一点都不想做,但我又不得不继续”的感受,其中有些人,会很快就不堪忍受,放弃目标,这种人,往往就是急躁的、缺乏耐力的。不断中途放弃的体验,也会形成经验,进入自我意识之中,演变成“我不行,我总是做不到”这一类自我判定,也会造成临场退缩。
还有一个心理机制,也很重要。伴随着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开始逐步认识到,世界不是“不分你我地”混在一起,而是一个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周遭的人和物,也并非是自身的延伸,无法被“心意”所操控,它们有自己的属性、规律,并不全然受自己全能支配。这对婴幼儿期无限膨胀的全能自恋感来说,是个毁灭性打击,会带来剧烈的挫折感、无力感,但这是好事情,幼儿的正在萌发的“主观能动性”,刚好可以处理这个问题。伴随着“意念操纵”的逐渐失效,幼儿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摸索一些更加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摆弄东西,来指挥别人,从而维系住其必不可缺的控制感。如果这个过程不顺利,幼儿会觉得世界在崩塌,认定自己受到了欺骗,周遭的人和物,都不按自己的心意存在,变得不可控,继而丧失了安全感,为此焦虑,而且很生气,他们会歇斯底里地嚎哭、撕咬、摔打东西。
较为严重的情况是,巨大的无力感会淹没掉幼儿,令其觉得窒息,觉得没有了活下去的依托,对这个恶毒的世界,他们充满愤怒,愤怒会阻断掉他们“尝试其他办法恢复控制”的想法,此时,幼儿就进入一种“自恋性暴怒”的状态,想毁灭这一切。他们有可能会摔东西、胡乱踢打他人,也可能会自残、自杀,不管对外还是对自身,一种指向毁灭的攻击欲,是催生及维持其行为的核心,而毁灭的本质,也是一种操控,是破坏性的控制:不能让其良好运作,那就毁了它。宣泄的是攻击欲,满足的是强烈的、悲情的操控感,其中,甚至可能有一定的“自我感动”。
如果一个小孩,在关于“世界的本来面目”的感知中,是有质疑的,觉得其不友好、不值得信赖,那么,他们对今后遭遇的人和事,就下意识地,有种基本不信任感。这种局面,是令人难以安心的,对所有不够熟悉的人和事,都会有所犹疑,担心在其中遭受不好的对待,而且,这种犹疑,是非理性的,并不是看到了什么不好的迹象,而是下意识地觉得不踏实。小孩大都希望走出自己的心理安全基地,因为这只是很小的一片世界,远不能持续令其满足,但这需要足够的力量感支撑才可以。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有些小孩是没有这种力量感的,由于个人意志的退缩,他们时常被无力感所包围,由于大量“挫败、力不能及”之类的经验积累,他们对自身的存在,对自己的能力,怀有羞愧感,觉得自己不行,是做不好事情的,而这很可怕,千万不能暴露出去。同时,对于“想走出去,想去参与些什么,想融入更大的世界”的冲动,有些人自然而然就去做了,而有些人会感到害怕,觉得这是坏的东西,是不可爱的,这类主动的尝试,不管表面看起来多美好,实际上往往招致很糟糕的结果。这会形成困境,在困境里小孩很生气,感觉自己被什么东西捆住了手脚,但又找不到这个东西,所以就生自己的气,生所有人的气。
如果幼儿,经常在他人面前感到不自在和受抑制,并极力地避免与他人接触,就属于表现出了“幼儿退缩”症状。如果是在家的时候,其表现更贴近于“羞怯”,也常常被家长们忽视,认为长大了就变好了。如果是家居环境变迁,或者需要入学,则表现为畏缩、焦虑、呆滞、惊恐等等,有的是拒绝服从新环境,或者索性想尽一切办法不去上学等等,有明显的病态特征。
因为幼儿退缩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会在各类与生活、学习相关的场合都有所表露,其相关症状根本无法详尽罗列,我只选其中相对典型的部分,略作展示:
(1)明显缺乏安全感,所以希望把自己封闭起来。但这种封闭,与自闭症的“主动完全封闭”有明显区别,他们也会表现得愿意与人交往,只是会陷入又渴望又害怕的困境中,担心不被接纳、信任、认可,从而不敢与人交往;
(2)羞怯,过度敏感。害怕受到可能的批评,以及由此带来的屈辱。对于事实上不算严厉的批评,也表露出高度的不安。
(3)怕见外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与熟人共处,往往能很好地待着,或者玩耍。
(4)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在成人鼓励之下也不愿意,宁愿自己在家玩布偶、玩具。
(5)在家偏安静。入学时紧张、害怕、抗拒,熟悉校园环境和人以后,能恢复正常表现。
(6)缺乏社交技巧,与人相处时,极易形成不愉快的冲突。
(7)有些幼儿退缩,表现为“孤独安静”,本身有能力与同伴互动,但更喜欢独处;
(8)有些幼儿退缩表现为“沉默寡言”,不能参与互动,对集体活动采取旁观,整日无所事事,如不得不参与,或者被要求、邀约,时常表现为焦躁不安;
(9)有些幼儿退缩表现为“活跃孤独”,喜欢独自游戏,常有高声吵闹、夸张言行与戏剧性表演等表现,旨在自娱自乐,自我陶醉。
关于幼儿退缩的成因,也有诸多不同视角下的解读,其中有些观点,我很认同。我自己也有些个人看法,在此一并解读。
(1)“胜任感”对幼儿退缩有重大影响。胜任感主要来自经验,是全能自恋遭遇打击期间,主观能动性是否取得好成效的结果,如果相关经验,以失败居多,会积累挫败感,幼儿没有相关技能,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能让事情达成自己期望的状态。
(2)过度自卑。因为消极的自我认识,造成安全感缺乏,选择逃避与人打交道,缩在安全基地。
(3)心智发展异常,感知觉综合能力失调,学习、社交能力底下;
(4)对“物”感兴趣,害怕他人,喜欢独自玩耍,不爱与人互动。这一般与哺育者的不良对待有关,幼儿觉得自己能控制好物,能与之很好相处,但人是不可理喻的,没法打交道。
(5)集体游戏中,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也可以归属于技能缺乏范畴。
(6)固执,不能接受别人的想法、安排,常被拒绝参与互动。这一般父母的行为习惯、处事态度相关联,其实就是不会与人打交道,只会蛮横地处理其中的冲突,不把对方当成“需要被尊重的人”来看待,一般与“回避型依恋”并发。
(7)家人溺爱、过度保护,并限制有益行为。这也可归属于技能缺乏;
(8)独立发展的关键期受挫,对独立性为缺乏鼓励和支持;
(9)社会性萌芽时期,家长不鼓励交友,或者与他人相互关心,甚至有一定指责、打压;
(10)曾遭受强烈精神刺激;
(11)体弱多病,或者有其他功能障碍,长期缺乏人际领域的互动经验;
(12)家庭人际氛围紧张;
(13)家长对小孩期待高,要求严苛;
(14)经常被否定评价,或者被公开训斥、羞辱,或者为一个错误遭受过长期持久的惩罚。
关于幼儿退缩,可以考虑药物和心理干预整合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镇静安神类药物,通过抑制神经兴奋,缓解过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常用的药物,有百忧解、左洛复、赛乐特、麦普替林等。
心理干预,一般采用以下调整措施:
(1) 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尽量放权让其自主决策,自行摸索问题解决策略;
(2) 多制造能与其他小朋友共处的条件,帮助其克服孤独感,在逐渐熟悉后等其自己尝试与他人互动;
(3) 家庭内部良好互动;
(4) 出现合群行为时,立马给予鼓励、奖励;
(5) 额外创造环境,使其自由摸索,提升感知觉综合能力。比如,举办主题性家庭活动、手工活动、外出游玩等等,尽量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情境引导,让其学习各类技能,同事缓解相关焦虑。
幼儿退缩,在中国,绝大部分都会被纠正。
这倒不是说中国人在这个领域天赋异禀,而是因为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整个体制执行的,就是集体主义学习生活,家庭观念也相对传统,骨子里还是讲究个归属感,这种整体氛围,不容许幼儿退缩的存在,能把已经退缩的小朋友,逼得没办法退缩。
所以大部分中国家长,对孤僻、羞怯、退缩的小孩,根本不去做区分,最常有的态度,就是“没关系的,长大就好了”,这个话,看起来是很不上心的样子,但确实吻合事实经验,在神州大地上,真的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真正发生严重的幼儿退缩,并且没有被学校纠正的小朋友,是非常少见的,一是他们人数很少,二是他们早早休学了,或者去了一些特殊学校,离主流人群越来越远,根本接触不着。
- 啥是奥坎,奥坎材质咋样
- 我觉得自己是坏人,我想改变,想有健全的人格,33岁了,会不会太晚,想死,嫉妒自卑加焦虑抑郁。?
- 啥是真正意义上的直男?
- 怎样自己进行人格分裂
- 啥是舒服,舒服的表现是啥为啥寡人感觉很累
- 高中女生有表演型人格障碍,咋办
- 本人女,大三,有一个稳定的男朋友,带男朋友回家,父母不让同居而且进行人格羞辱咋办
- 应该告诉回避型依恋的人他们可能有这个依恋模式吗和回避型依恋的人应该怎样相处
- 春天为啥是交配的好季节
- 会生活到底啥是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