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是咋形成的,怎样判断和应对呢( 三 )
因为接触过许多附带此类问题的心理障碍患者,我基于自己的感悟,喜欢把他们所采用的应对之法,戏称为“早早地领悟了,打铁还需本身硬”:鉴于世界是不美好的,人类是不可爱的,那么,为了在这样的世间好好活下去,为了让自己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获得些许生活的乐趣,最可靠的方式,就是武装好自己,让自己足够地有能力、足够地能抗压,同时只信赖自身,跟外边的人和事,保持好足够的安全距离,就什么都不用怕了。
依恋类型,是婴儿早期心理发展的结果,同时是下一阶段心理发展的转承点,能很好地预测儿童在4岁、7岁时的各种表现。回避型依恋,一般认为是“不太好”的依恋类型,但比矛盾型(又称“焦虑型依恋”)又好一些(矛盾型才是真正病态的依恋类型,并在儿童期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一般认为跟持续性的“自恋型暴怒”有关,后文中会进行详解)。但它也不是成型后就不再变化的,而是在今后各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会持续不断地受到影响,甚至可能被彻底扭转。
如果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在今后心理发展过程中,依恋模式没有被削弱、修正、扭转,甚至被反复强化、固化,在其长大后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会显现出诸多“不太好相处”的个人特色,大概会有以下典型表现:
(1)对个人空间、私属领域等,有“自觉神圣不可侵犯”的强硬诉求。当亲密对象,试图窥探、靠近、进入的时候,会烦躁不安,觉得被侵犯,继而释放出防御性的敌意,勒令对方滚远一些。当个人空间的独立性,和与他人的亲密感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亲密感,维护个人空间。更为严重者,连亲友们的日常亲密言行,都会使其感到难受,身边人越是热情主动,当事人反而越生气,担心自己被卷入、被控制。
(2)为人冷漠,性格冷酷,缺乏世俗性的生活乐趣、生活追求,喜欢投身于技术性的硬核领域,希望在其中获得个人成长,获得成就。认为“生活独立,万事不求人”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品质,对自己严苛,对别人刻薄,无论是分析自身成败,还是评价他人得失,都聚焦在“当事人的个人因素”,会赞叹别人优异的个人表现,但不会宽慰人,更倾向于认同“成功总有原因,失败没有借口”这类论调,由此而经常显得冷酷无情。这类人,从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时刻被一种强烈的愿望所驱使,希望让自己更为成功、更为有力量,从而不再需要别人。
(3)推崇个性独立,不热衷于分享,回避亲密互动。遭受威胁、挫折、伤害等,会立马把自己封闭起来,独自化解后再出门。不会找人倾述,也讨厌听别人抱怨,希望各自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要去累及他人。其中很多人表达说,“被焦虑的人缠着倾诉”是令自己非常厌烦的行为,部分人认为那种行径,是恶毒的,自己不但不会觉得同情或理解,反而想打人。
(4)极度抗拒“在自己不愿意的时候,被逼着沟通”,认为这是对方想强奸自己的思想,或者进行某种言语支配。
(5)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更侧重灵魂共鸣,包含但不限于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等等。在性爱体验上也比较挑剔,而对于日常亲密互动,则比较反感。其最理想的共同生活图景,是“我说话的时候你认同我,我需要的时候你来满足我,我想你的时候你也在想我,我找你的时候你热情回应我,其余时候各忙各的”。
(6)有亲密需求,但经常为此陷入矛盾。有时是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依恋,对亲密对象的感觉,很复杂,最后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做才好。有时是毫不客气地表达对亲密的渴求,在获得满足后,又因持续的亲密,感到烦躁,觉得生气,开始回避、退缩。“患得患失”是最常见的心态,一方面担心自己维系不住亲密对象,觉得该做一些讨好、取悦对方的举动,同时又担心陷入过于浓烈持久的亲密,损害了自己的独立性。
(7)防御机制成熟,且功能强大。面对分离和丧失,为了尽力将痛苦隔绝,会把注意力聚焦到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面对争论、冲突等,为了避免被情绪裹挟,会促使逻辑思辨系统高效运作,无视其中“人的感受”,显得理智、疏远和冷漠。
回避型依恋的人,也就是对他人没有依恋的人,其安全感、力量感、信赖感等等积极感受,全部锚定在自己身上,因此,他们自然专注于把自身打造成“强大的、无所畏惧的存在”,尔后,以征服世界为乐。这本无所谓好坏,只是其副作用有点尴尬,就是,早早地斩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连结”,这在婴儿早期来看,是个行之有效的策略,但是会严重妨害后续的心理发展。在幼儿开始进入“个人意向与世界(母亲)的分离(又称‘自我从环境中分离’)”这一历程的时候,需要逐步获得一种“对他人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以之前“对母亲的感受”为模型的,其中的诸多感觉,就是当年对母亲的感觉的投射。如果依恋模式正常,则这种感受是饱满的,既有无力感、割裂感,又有亲密感、信赖感,幼儿会在后续成长过程中,继续整合这种感受,一般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需要”的复合感知,在这种整合的过程中,同理心获得发展,整合得不好的话,极易发展成情感淡漠,或者反社会人格。而对于回避型依恋的人,这一历程是先天不足的,本来他们对哺育者,就没啥亲近感、信赖感,那他们就很容易把人物化,意识不到自己身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的人,而只去关注这些人对自己的价值、意义,这会把人工具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自然被理解成了相互利用、相互满足。
大部分回避型依恋的人,长期专注于自身能力的培育,往往混得不差,要么思想精深,要么有一技傍身,因为他们的冷静、客观、睿智,在诸多领域,算是“活得明白的人”,又不热衷于玩弄他人,是一群很受敬重与喜爱的角色。只是对他们的伴侣而言,这种人显得不好相处,不够亲近,但整体而言,绝然算不上“劣质伴侣”。但也有一些回避型依恋的人,受困于自身依恋模式中“患得患失”的困境,再加上其他问题的干扰,极易发展出一些颇具特色的病态心理,这些病态心理,是回避型依恋的人“易感染”的,而不是这种依恋模式下都有的典型表现,在此也略作补充:
(1)回避型依恋的人,对亲密关系是没有重大需求的,甚至会排斥。但如果他们的情欲,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征服欲”发生结合,他们会向打了鸡血一样,在恋情初期饱含热情,但等关系确立后,很快会觉得,持续的亲密交往,是索然无味的,是令人厌烦的,很快移情别恋。等发现下一个目标后,又激情满怀地投入下一趟轮回。
(2)如果回避型依恋的人,在后续幼儿期、儿童期的亲子互动中,持续受到控制、打压、责难、厌弃等等令人痛苦的对待,他们可能会发展出一种策略,既要讨好亲密对象,又要时刻提防被对方牢牢控住,在后来他们对待异性的时候,往往刚开始是极力讨好,等对方开始反馈好感的时候,他们又会赶紧叫停,要把关系控制在“既不能不亲密,又不能更亲密”的某个平衡点,沉迷于“撩完就跑”的滥情之中,常搞得对方一头雾水。如果亲子互动中的伤痛更重一些,也可能将其心态,从“不需要亲密”,转化为“抗拒亲密、害怕亲密”,这种恐惧泛化以后,亲友们正常的亲密言行,也会使其难受,害怕被控制、被卷入,对私人空间的需求则会扩张,扩张到无限大,最好是没有家庭生活,没有亲近的人存在。
(3)有些“回避型依恋”,其实是不彻底的,会有两个东西遗留,一是对身边的哺育者有怨恨,二是对“完美的陪伴者”有幻想。在这两种冲动的拉扯、冲突之下,可能会有些令人费解的谜之言行。有时是痴迷于一些不可能交往的对象,越是受困于某些因素而不可能有现实交往,他们就越是沉迷,用幻想、追星等等手段获得变相满足;有时是美化前任,认为逝去的、抓不住的,才是最好的;有时是挑剔伴侣的缺点,既离不开对方又忍不住想贬损对方。但这一类病态,其实归如“矛盾型依恋”名下更合适。
理解,是良好应对的前提,不管本身是逃避型依恋,还是自己亲友中有这种人,在解读他们的言行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抓住“亲密恐惧”、“假性独立”两个核心特色,否则,就没法达成理解,也无法沟通。亲密恐惧,不是人来了就害怕,那是人际退缩,他们真正恐惧和厌弃的,是如同亲子关系一般的无间亲密,因为无间亲密,是不接受个人空间的,而这些人的安全基地,正建立在其个人空间上。假性独立,是说他们所秉承的“独立自主,万事不求人”心态,是以“身边人不靠谱,不值得信赖”为前提的,是以自给自足为战略性姿态,来压制不安全感、来缓解焦虑,如果身边人,是能理解他们、能与他们合拍的,而不是本着一堆的“风俗常理”,来与索与求,来提各式各样的要求、期待,那么,这种戒备性姿态,其前提就不成立,当事人可以在一场“不同于以往的亲密体验中”,重新练习,以某种方式与他人建立连结,获得更有力量的亲密、安全、踏实、信赖等等体验,达成令双方都舒适的亲密模式。
具体操作的时候,有些地方要特别注意。
一是不能强迫,不能怀揣着某种“理所当然的争议性”,去质疑和批驳他们的所思所想,因为逻辑和理论,本身就是他们的强项,也是他们的护身符,贸贸然地去剥这层壳,只会反被按在地上摩擦;也不能以“亲密义务”之名,勒令他们开房个人空间,如果他们想逃离,那就是真的走掉了,不是玩追逐游戏。
二是不能企图去“矫正”他们的自我认知,以及形成这种认知的整个逻辑体系,尤其是不能以某种“人本该是的样子”来“帮助”他们,极易被认定为是一种恶毒的攻击行为。但可以寻求合适的方法,引导他们认知自己,接受自己,并共同摸索一些应对之道。
三是不能耍心机,这种人不关心他人,是因为懒得关心,而不是看不懂人心,一旦被他们认定为“是个心机叵测的家伙”,他们有一万种方法,让你碰触不到其内心。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明显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的离开极度反抗,母亲回来时,既要紧紧依靠着母亲,又对母亲表现出愤怒和抗拒。这个内心世界还是比较明显的,婴儿想把安全基地的建立,与哺育者紧密相连,但因为全能感与无力感的解读出现偏差,造成安全基地无法稳定地成型,既不能放心大胆地建立在哺育者身上,也不能收缩回自身,就造成了“时刻感受不到安全、放松”的局面。这是比回避型依恋,更为糟糕的一种局面。由一些不愉快体验所造成的挫折与痛苦,没有被很好地解读,而是形成了非理性的怀疑,并早早地引发了类似愤怒、怨恨的感受,他们将这些感受都归咎于哺育者,觉得她是坚强有力量的,但同时也是主观上不靠谱、不值得信赖的,于是陷入了“既不能离开,又常常觉得很生气、很不放心”的爱恨交织之中。这种“对人的感受”,自一成型,就是病态的,包含着“又喜爱又生气,既依赖又不放心”等等矛盾的情节,如果在后期没有被良好地纠正,相互对立的感受此消彼长,往往形成诸多品行障碍、人格障碍类的问题。
不管是哪种依恋类型,度过婴儿前期后,都要进入后续的发展阶段,这是由基因调控的,是必然发生的,不受个人际遇的影响。
7-12个月,被归属为婴儿后期。从现在开始,到三岁左右,是婴幼儿感知觉能力综合发展的关键期,并且不可逆,一旦此期间形成障碍,在之后几乎无法纠正。这个时期,婴儿开始形成有目标性的注意力聚焦,不再单纯地被外部刺激所吸引,开始主动地去关心一些特定的东西,想把身边的某些事物探究个明白。伴随着动作的精细化,他们开始练习手眼协调、四肢协调等等,喜欢满世界乱爬,并尝试直立行走,获得了更多的探索世界的新手段和主动权。他们的语言能力开始萌芽,开始试着通过特定声音来表达内心感受及诉求,也开始学着解决问题,从之前的乱搞一通,慢慢摸索出有效手段,最后达成“无需思考,自然而然就能成功”的经验性指导。婴儿还没有形成意向概括能力,但能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能意识到这是两个存在,而不是一个整体。
按照埃里克森的探究,在婴儿后期,婴儿的主要工作,就是“试图操控自己的身体,并通过良好的操控,实现一些目的”,他们会体验到两种完全相反的感受。当他们能支配好自己的身体,自由地进行一些主动摸索、主动探究的时候,会体验到自主感,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能够达成目的的。如果婴儿不能操控好自己的身体,或者总被外部打断、限制,他们可能会放弃尝试,觉得无力、颓丧,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无法达成目的的,经常因此而生气,觉得自己不行,觉得羞耻。
如何整合这两种感受,是未来人格层面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决定了一个人在“能否忽略掉各种干扰,长时间沉浸于实现某一目标,并在过程中觉得充满渴望、充满乐趣”这个维度上的表现,又称“意志力”品质。如果是意志力薄弱的人,实现目标的历程,对其而言,将是“漫长、无聊、毫无乐趣、难以实现”的,只有通过强烈的欲望驱使,或者立马就会获得结果的事情,才能驱使他们去做,随着时间推移,“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没有能力”这类认知,就会进入其自我意识,变成非理性的无能、羞耻感,是引发退缩冲动的重要诱因之一。
- 啥是奥坎,奥坎材质咋样
- 我觉得自己是坏人,我想改变,想有健全的人格,33岁了,会不会太晚,想死,嫉妒自卑加焦虑抑郁。?
- 啥是真正意义上的直男?
- 怎样自己进行人格分裂
- 啥是舒服,舒服的表现是啥为啥寡人感觉很累
- 高中女生有表演型人格障碍,咋办
- 本人女,大三,有一个稳定的男朋友,带男朋友回家,父母不让同居而且进行人格羞辱咋办
- 应该告诉回避型依恋的人他们可能有这个依恋模式吗和回避型依恋的人应该怎样相处
- 春天为啥是交配的好季节
- 会生活到底啥是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