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姐的机械空间|二战日本海军最强战机的发展之路,从强风到紫电

日本在二战战败前 , 海军和陆军势不两立 , 甚至由陆军开发航母 , 海军开发坦克的笑话 。 自然陆海军的航空机也各不相同 。 在日本海军方面 , 著名的航空机有零式舰载战斗机 , 烈风舰载战斗机等 。 而本文的主角紫电战斗机则是二战末期 , 日本海军最出色的陆上战斗机(局地战斗机) , 但如此优秀的战斗机却是从一种''废柴''-水上战斗机-强风改进而来的 。
雷姐的机械空间|二战日本海军最强战机的发展之路,从强风到紫电
文章图片
美方保存的一架来自343航空队的紫电改
水面上的奇葩——水面战斗机
水面战斗机是一种特殊的战斗机 , 也是一种特殊的飞行艇 。 一般的战斗机都以陆基的机场;而飞行艇则大多体型庞大 , 用作巡逻或者救援用 , 根本没有多少空战性能 。 而水上战斗机保留有普通战斗机那样小巧的外形 , 只是将机场起降使用的起落架换成了浮筒 。 因此也被称为战斗飞行艇 。
最早的水上战斗机可以追溯到一战时期的奥匈帝国海军航空队的洛纳L战斗飞艇和德国的汉莎·勃兰登堡战斗飞行艇以及意大利海军的M5战斗飞行艇 , 但是这些家伙虽然可以飞 , 但是可靠性非常不佳 , 飞不远 , 而且甚至还会漏水 。 因此一战一结束 , 这些战斗飞行艇就悉数退役 。
雷姐的机械空间|二战日本海军最强战机的发展之路,从强风到紫电
文章图片
英国设计的SR.A/1水上战斗机
而真正大规模制造使用且可靠性高的水上战斗机 , 便是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航空队了 。 由于日本北进策略失败(诺门坎事件) , 便开始计划向东南亚入侵的方案 。 而东南亚地区多岛屿 , 但机场数量反而不多 。 因此对日军来说 , 一种可以在水面起降而确保制空权的战斗机十分重要 。 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 , 便出现了由零式舰载战斗机改造的A6M2-N二式水战 , 以及它的下一代 , 也就是本文后面要讲述的N1K1强风 。
反观美方 , 虽然美方也要和日方争夺岛屿 , 但是美方具有日方不可比拟的建造能力 , 而且航母众多 , 没有必要发展水上战斗机 。 且唯一作为测试的F4F水上飞机也仅仅存在于测试阶段 。
雷姐的机械空间|二战日本海军最强战机的发展之路,从强风到紫电
文章图片
美国海军航空队测试的XF2Y-1喷气式水上战斗机
到了1940年代末 , 早期服役的喷气机很难在当时的航空母舰上起降 , 作为解决方案之一 , 美英两国又开始重启水上战斗机的计划 , 将喷气机下安装浮筒或者直接采用飞行艇的外形制造缩小版的型号 , 诞生了X/F2Y-1水上战斗机和SR.A/1水上战斗机 。 但是随着后来航空母舰设计的发展 , 以及上面两种型号的水上战斗机在测试中均出现了解体 , 坠毁等问题 , 最终该方案不了了之 。
超高性能指标的铺垫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时 , 日本海军根据在华东地区使用九五式水上侦察机作为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经验 , 认为其可以在进军东南亚且缺乏航母的情况下当作一种''舰载机'' , 以弥补东南亚地区机场不足的问题 。
雷姐的机械空间|二战日本海军最强战机的发展之路,从强风到紫电
文章图片
1946年 , 美军正在整理收集到的战利品——强风水上战斗机
1940年9月 , 日本海军方面向川西航空机工业下达了开发十五式水上战斗机(强风最初的代号)的指示 。 水上战斗机本来就因为携带浮筒导致气动性能不佳 , 但日本海军依旧下达了严格的性能指标 ,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强风在改造成陆上战斗机后具有优秀性能的原因 。 指标如下:
1.能够在5000米的高空以574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飞行 。 且巡航时间在六小时以上 。
2.在火力上能够搭载2门20毫米机炮+2挺7.7毫米机枪或者2挺13.2毫米机枪+2挺7.7毫米机枪或者4挺7.7毫米机枪 。
3.能够挂载2枚30千克航空炸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