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宋徽宗北狩之路( 九 )


早在辞别帝都之前一个多月 , 尽管知道局势已然不可控制 , 赵佶还想作最后一次努力 。 他满怀希望地给金军左副元帅粘罕写了封信 。 他苦苦哀求 , 希望代子北狩 , 把他的儿子安置到遥远的广南郡(今广西境内) , 留个边远小国给赵家以奉祖宗遗祀 , 终其天年 。 这时候 , 这位酷爱艺术的太上皇终于像一个慈祥而有担当的父亲了 。 他大概忘了就在一年多前 , 当金军大兵压境时 , 他将皇位禅让给儿子后 , 自己带着一干亲信 , 以进香为名逃往南方 。
他的哀求没有得到理睬 , 他用瘦金体书写的信件被信使退了回来 。 就在他写信那天 , 一个更不幸的消息传来:金军要求 , 他和城里的嫔妃、皇子、帝姬、驸马--也就是他和儿子赵桓的所有直系家属都必须出城 。 出城意味着 , 他们将与此前就被金军拘押的赵桓一起 , 成为金人的俘虏并押解北上 。
起程前 , 金人将俘虏分为7批 。 其中 , 赵佶分在第4批 。 他之外 , 还有他的两个弟弟 , 一些嫔妃和儿子 , 以及孙子、驸马和宫女 , 总计1940余人 。 7批队伍行进路线并不相同 。 一路经河北 , 一路经山西 。 不过 , 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都是燕京(今北京) 。
"最是仓皇辞庙日 , 教坊犹奏别离歌 。 垂泪对宫娥 。 "饱读诗书的赵佶对先代亡国之君的典故和诗词烂熟于胸 。 只是 , 他绝对没料到 , 有一天 , 他也会成为亡国之君 , 也会被排闼而来的敌人 , 像押解待宰的羔羊那样 , 押往未知的远方 。
远方 , 是雪花大如席的边陲 , 也是失败者不祥命运的深渊 。
【爱历史】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宋徽宗北狩之路
文章图片
(梁淑怡/图)
凭寄离恨重重
赵匡胤建国时 , 不少大臣劝他把首都定在长安或洛阳 。 这两座城市 , 也是此前强汉盛唐等王朝定都的不二之选 。 赵匡胤却出乎意料地选择了汴京 。 黄河南岸的汴京 , 地处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 , 无险可恃 , 是典型的四战之地 。 尤其是虎踞北方的契丹和后起的金国 , 他们的铁骑数日间就能渡过黄河兵临京师 。
赵匡胤也有他的不得已之处:此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 。 就像唐朝时就依靠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往京师一样 , 北宋也需要从江南运输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量物资 。 选择汴京 , 距江南更近 , 水运更便捷也更有保障 。
今天 , 开封城北十余公里便是滚滚东去的黄河 。 这也是当年汴京惟一可以依靠的天险 。 略有不同的是 , 由于宋朝初年黄河改道 , 当时的黄河并不在今天的位置 , 而是还要往北几十公里 。
跟随赵佶北狩的众多臣民中 , 有一个没有留下名字的人 , 他把从汴京出发后的行程详细记录在案 , 成为我们了解这段惨痛历史最珍贵的史料 。 这个没有留下名字的人 , 像是为了和赵佶以及众多俘虏的命运相呼应 , 他把这本小书命名为《呻吟语》 。
1127年三月二十九日黎明 , 赵佶所在的第4批俘虏从汴京城外刘家寺出发 , 踏上漫漫旅途 。 今天 , 从开封前往北京 , 沿着大广高速穿过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一路北上即可 。 但九百年前的赵佶北狩 , 他经行的路线虽然大体与大广高速平行 , 却更偏西一些 。
800里太行山像一堵宽厚的大墙 , 矗立于华北平原西部 , 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天然分界线 。 赵佶前往燕京的路线 , 大致就沿着太行山西南-东北的走向 , 次第经过今天延津、滑县、安阳、邯郸、邢台、正定和定州等地 。
行走于太行山东麓 , 如果天气足够好的话 , 能够远远地眺望到西边天际线上苍茫的青黛色 , 那就是太行山 。 不过 , 估计赵佶很难有观山赏景的雅兴 , 尽管他是当时最优秀的艺术家和最讲究的生活家 。
【爱历史】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宋徽宗北狩之路
文章图片
真定(今正定)在北宋属于河北西路 , 图为始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的隆兴寺摩尼殿 。 (王璐/图)
从开封到真定(今正定)的几百里地 , "行皆生路 , 无人迹" 。 废弃多年的道路铺满草木 , 行走时不得不伐木取道 。 金军骑兵随时带一些木头在马上 , 遇到有水的地方 , 如水浅 , 就用木头架为便桥;如水深 , 就把更多木头推进水中 , 踩着木头走过去 。 为了赶路 , 哪怕天降大雨 , 也得按时起程 。 赵佶骑过马 , 更多时候坐一辆牛车 , 两个不会说汉语的金军士兵为他赶车 。 第一个晚上 , 宿于封丘 。 除了押送的金军主将和赵佶住毛毡帐篷外 , 其他人只有薄薄的布帐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