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寒武纪投资人:火速上市的AI芯片独角兽如何撑起高估值?,上市首日破千亿( 二 )


当然 ,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乐金鑫与元禾原点的独到眼光 。 据悉 , 元禾原点投资寒武纪一年后 , 寒武纪的估值翻了十几倍 , 迅速成为了一家AI芯片领域的独角兽 。
紧扣产业链+行研驱动 , 巩固先发者优势
众所周知 , 不同于PE投资 , VC更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意 。 但在硬科技投资上 , 深耕早期投资的元禾原点却更擅长捕捉那份稳健的“确定性” 。
而这一切 , 源于元禾原点在偏科技领域投资中一直秉持的原则——行研先行 。
据悉 , 元禾原点内部每年都会有两次行业研究会 。 在行研阶段 , 元禾原点的每个一线业务人员都会在合伙人的指导下对基金关注领域的产业方向与未来趋势进行研究和预判 。 正是在行业研究的过程中 , 元禾原点会及时并动态地跟踪新兴技术的真实发展现状与前沿趋向 , 以确保投资判断的敏锐度 , 不盲目空追风口 。
“技术的更迭是动态的过程 , 有些技术可能会走向消亡 , 而有些曾经被资本追逐的技术虽然在某个时间段会逐渐淡出 , 但不排除未来某个时间又回到产业化的视野 。 ”乐金鑫强调 , 只有在相关科技领域里长期积累跟踪 , 才能在出手时理性且坚定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当下硬科技领域占据主流的投资时代 , 行研几乎是每家投资机构都会重点投入的工作 , 行研先行的投资策略也基本是所有硬科技基金都会对外宣称的机构壁垒或核心竞争力 。 那么 , 元禾原点的行业研究又有哪些不同?
这其中的奥义或许在于元禾原点团队更长期的行业沉淀以及构建出的更明确的产业生态圈 。 据悉 , 乐金鑫已经在硬科技投资领域工作了近10年时间 , 也曾在多家美资世界500强企业从事生产运营及市场管理工作 , 在智能硬件、先进制造、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拥有广泛的人脉和行业经验 。
“一方面是我们积累下来的庞大项目库与项目案例 , 每一个项目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另一方面 , 我们建立了以产业链为抓手的完整的产业资源 。 这两方面组合成了元禾原点行业研究的主心骨 。 ”在乐金鑫看来 , 元禾原点的行研是真正充满灵魂的行研 , 加之基金长期积累了无数经验 , 在行业判断上可不断推陈出新 , 这极大增强了元禾原点在科技领域投资的先发优势 。
而这种“有血有肉”的行业研究反应至投资端 , 就构成了一套体系化的投资方法论 , 即乐金鑫口中的“填空题” 。 实际上 , 这道“填空题”不仅是元禾原点判断项目的利器 , 也是元禾原点在与其他机构在争夺项目时最有效的竞争力 。
“凭借行业研究下的投资方法论 , 我们早已规划好了基金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版图 。 在投项目时 , 我们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解释什么 , 只要把这个版图摆在项目面前 , 项目方就会立刻感同身受 。 因为在我们的投资框架中 , 不光有该项目的位置 , 还有其产业链上下游 。 这其实是一个很强大的说服力 。 ”乐金鑫称 。
正是基于这样的产业积淀和因此而来的出色投资业绩 , 元禾原点在近期CBInsights“全球新兴科技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榜单”评选中强势上榜 。
深挖技术概念的“外延性” , 新基建投资要学会“抱团取暖”
要说2020年在技术投资领域的最大热点 , 大概非“新基建”莫属 。 这个承载着时代烙印的热词 , 甚至直接宣告了未来科技端的投资机遇与发展动能 。
然而 , 很多时候 , 一个新生概念的横空出世在成为下一个发展的风向标的同时 , 也会在前期不确定的呈现形态上暗藏风险 。 比如 , 一旦新基建概念被市场或资本盲目追从 , 可能会诱发新的泡沫化趋势 。
因此 , 要想在“新基建”这个大蛋糕里入局分羹 , 前提一定是要透彻了解新基建的真正覆盖场景 。
“硬科技投资其实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 那就是因为技术而技术 。 有时候 , 当投资人的着眼点只在技术上时 , 很可能会踩空 , 即这个技术的商业价值没有太多想象空间 。 ”乐金鑫提到 , VC的使命是为LP赚取超额收益 , 核心技术变现才是完成这个任务的关键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