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平江图》上展示了苏州的建筑风貌和城市的规划布局

《平江图》是我国古代留存至今最早、最详细、最完整的城市平面图 。 《平江图》是南宋碑刻 , 高2.84米 , 宽1.40米 , 该碑为青石质地 , 现存苏州市碑刻博物馆 。
该石碑为什么叫“平江图”呢 , 因为苏州古城“吴” , 历史上数易其名 , 隋开皇九年改称苏州 , 隋大业元年 , 复苏州为吴州 。 唐天宝元年 , 改苏州为吴郡 。 宋朝初年 , 吴越王钱弘俶纳土归宋 , 恢复苏州建置 , 转属两浙路转运使 , 宋政和3年升苏州为平江府 , 属江南道浙西路 , 于是苏州又有“平江”之称 。
所以 , 苏州在宋代就叫平江府 , 所以《平江图》就是南宋版的苏州城市地图 。 《平江图》也是传世最早的苏州城市地图 , 也是我国最大的碑刻地图 。
【历史故事】《平江图》上展示了苏州的建筑风貌和城市的规划布局
文章图片
该石碑是南宋绍定二年(1229)由知府李寿朋以苏州城市全貌为蓝本 , 按照大约1:3000的超比例绘制而成 , 并由专业工匠吕梗、张允成、张允迪雕刻而成 。
该石碑历经几百年风雨 , 至清末时因风化严重 , 图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 苏州士人叶德辉、朱锡梁于1917年督工 , 找来技艺精湛的石刻大师 , 对原碑进行了深度维护、修缮 , 碑文字画痕迹没有做丝毫的更改 。 经过这番维护后 , 石碑的上文字和字画又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 。
《平江图》图碑的上方正中竖写了“平江图”三个醒目的隶体大字 , 字体两侧刻有两条飞腾状的龙 。 图案下方 , 苏州的城市风貌被真实地镌刻在一块长1980毫米、宽1340毫米的石碑《平江图》上 。 该图以建筑平面与简单透视相结合的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描绘了城市的布局 。
【历史故事】《平江图》上展示了苏州的建筑风貌和城市的规划布局
文章图片
《平江图》内容丰富 , 绘有苏州城的地理景观六百四十余处 , 标注名称的有六百一十三处 , 其中人文景观五百七十二处 , 自然景观四十一处 。
《平江图》上的道路用双直线和双曲线表示 , 山峰、坟地、建筑物等用立体写景法描绘 , 水道用双曲线勾画 , 水体加绘波纹 。 由《平江图》可知 , 苏州在南宋时时完全被城墙包围 , 《平江图》还描述苏州的城墙和城门的具体位置 。
【历史故事】《平江图》上展示了苏州的建筑风貌和城市的规划布局
文章图片
《平江图》的中心部分是子城 , 分为六个区 , 四周有城墙和护城河环绕 。 城墙的表示是已发现的古地图上表现得最好的 , 用透视方法表现城墙在空间的立体形象 , 城墙符号给人以耸立、浑厚和砖质的概念 , 有强烈的真实感 。
《平江图》上除表示城墙外 , 还表示了子城和宫墙 。 子城是平江的内城 , 其符号与平江城的符号形状相同 , 尺寸较小 , 画得很精致 。 苏州城规模很大的寺、院、府仓、府宅、园林都绘上了宫城符号 , 符号线条简练 , 使人一目了然 。
《平江图》上全面而详细地表示了城市的建筑风貌和城市的规划布局 。 城墙、城厢 , 平江府、平江军、吴县等机构的宅院在第一平面突出显示 。 在图边还压缩表示了城郊的著名风景胜地 。 在城里的园林和城郊风景地画了一些树木 , 这在其他地图上是很少见的 。
【历史故事】《平江图》上展示了苏州的建筑风貌和城市的规划布局
文章图片
水道在《平江图》上表示得十分详细 。 苏州地处长江南岸 , 南临太湖 , 河湖交错纵横 , 水网密布 , 河道是苏州城的主要交通骨架 , 街道辅之 。 苏州市区 , 河道与街道相伴出现 , 稠密的河网要依靠桥梁与街道网相连接 , 造型各异的桥在平江城到处可见 。
《平江图》上表示了三百零五座 , 每一座桥都注了名称 。 由于桥的密度很大 , 这三百多个桥名代替了河名和街道名 , 因为在石头上刻上数量很多的河名和街名不仅费工 , 而且图面负载量太大 。
《平江图》上的桥以透视符号表示 , 无论是南北方向还是东西方向的桥都有良好的立体感 。 桥的大小不一 , 与河道宽度有关 。 最大的一座桥是在盘门外架在运河上的叠式桥 , 由三座桥连接 , 拱度与跨度很大 。
【历史故事】《平江图》上展示了苏州的建筑风貌和城市的规划布局
文章图片
《平江图》上绘出水体有十种 , 运河、护城河、城河、湖、荡、江、塘、湾、池等十种 , 其中以城河最多 。 城河分布在城内 , 密集排列 , 相互垂直 。 水道纵向六条 , 横向十四条 , 与街道平行延伸 , 相互交织 , 图中左右对称 , 中轴线明显 。 可见 , 河网交错、水路密集是江南水乡苏州的一大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