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康熙与惠农渠的故事

本文转自:中国水事
康熙与惠农渠的故事
【历史故事】康熙与惠农渠的故事
文章图片
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 , 坐落着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 。 这里矗立着一座“告功碑” , 名为《御制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 , 记有康熙皇帝三次御驾亲征击溃雄踞西北的噶尔丹蒙古政权、维护清政府国家统一的事迹 。
【历史故事】康熙与惠农渠的故事
文章图片
建于孔庙的御制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碑亭
康熙二十九年 , 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蒙古宗教领袖哲卜尊丹巴、土谢图汗为借口率兵南向进入内蒙地区侵掠 , 严重威胁到清朝北部边疆安全 , 康熙皇帝便开始三次征伐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战争 。 最终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 , 巩固了西北边陲 , 维护了祖国统一 。
在康熙三次亲征时 , 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 其中一个便与黄河有关 。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 , 第三次亲征 , 来到宁夏 , 指挥搜歼噶尔丹 。 其间 , 康熙曾私访民情 。 据民间传说 , 康熙皇帝看到沿途渠水哗哗流淌 , 五谷长势喜人 , 称道:“真乃塞上江南也 。 ”来到了平罗城 , 顺着大路走 , 却是人迹稀少 , 田野荒芜 。 于是他找到一个老汉问 , 老汉说由于河道不稳 , 无人敢在此留居 , 才如此荒凉 。 康熙一路苦思冥想治河办法 。 在一家客店里 , 店小二给康熙沏了一壶茶 , 康熙伸手端茶 , 不小心碰翻了茶盅 , 茶水便向自己怀中淌来 。 店小二怕脏了康熙的衣服 , 随手拿起桌上的几根筷子 。 一字形摆到康熙的面前 , 茶水便顺着筷子淌到两边去了 , 康熙突然省悟 , 有了治河的法子 。
第二天 , 康熙回到宁夏城 , 把支开黄河道儿的想法告诉了宁夏府的官员 , 征集了数万民工 , 在黄渠桥东西走向加筑了一条高大的土坝 。 果然 , 黄河的主流慢慢地向东面移了过去 , 从那以后 , 再也没有向西移过来 。 清雍正四年 , 工部侍郎通智主持修建了一条长200里的农渠 , 便是以当年那条土坝为基础 。 该渠于雍正七年五月竣工 , 原开口于黄河左岸叶盛堡俞家嘴花家湾 , 至平罗县西河堡入西河 。 雍正赐名为“惠农” 。 如今 , 康熙与“惠农渠”的民间传说仍在平罗口口相传 。
【历史故事】康熙与惠农渠的故事
文章图片
惠农渠
当今的惠农渠 , 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河西灌区渠线最长的一条干渠 , 由青铜峡河西总干渠原唐三闸引水 , 傍黄河西岸 , 流经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平罗、惠农六市县至惠农县尾闸乡 , 是宁夏平原引黄灌溉主要渠道之一 。
【历史故事】康熙与惠农渠的故事】黄河穿宁夏而过 , 自秦汉以来即有自流灌溉水利 , 河西有汉延渠、惠农渠 , 河东有秦渠、汉渠 , 这些水渠的修建 , 滋润了银川平原广袤的农田 , 福泽后世 , 其背后也是顺应自然条件为我所用的水利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