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世界】研究游戏15年,刘梦霏用1000多天建立了国内唯一一个游戏档案馆( 二 )


来北师大以后 , 把2018年创建的“游戏的人”档案馆也带过来了 , 因此我现在的身份还包括“游戏的人”档案馆馆长 , 另外我大概从2013年开始做游戏化设计 , 所以游戏化设计师和“游戏的人”档案馆馆长 , 这是我现在身上主要的标签 。
游戏日报:现在北师大有哪些专业方向与游戏相关?这方面主要侧重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刘梦霏:因为北师大是一所综合类大学 , 和大家熟悉的中传、央美这些学校不太一样 , 学校目前没有开设游戏制作专业 , 但在数字媒体系下有游戏研究方向 , 包括近两年培养的学生 , 也有很多逐渐走向游戏制作岗位 。
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跨学科专业 , 像我的同事们 , 他们的学科背景就有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设计学、还有戏剧影视学等等方向 。 综合来看 , 我们可以和兄弟院校打一个协作 , 兄弟院校可能更多专注在游戏制作上 , 而我们是希望通过宽口径和厚基础的培养 , 培养出一些在游戏行业以及整个数字媒体相关行业 , 都用得上的长期性人才 , 所以在本科时我们更看重学生跨媒介的能力 。
本科生课程里既有游戏研究和游戏化的课程安排 , 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学到视频动画设计、艺术史的理论研究、VR相关的先进科技等等 , 在本科阶段给孩子们打好基础 , 给他们保留一些可能性 , 研究生阶段则强调深入和专业的培养 。
我们可能是国内现在所有大学里少数几个有能力可以跨学科 , 来搞游戏研究的高校 , 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本身 , 对游戏就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 也希望他先形成关于游戏的深入认识 , 通过在本科阶段了解一些简单的制作技术去制作原型 , 到了研究生阶段 , 再通过各种项目去深入地把游戏做出来 。
现在我们系招收学生 , 首先要经过各省的美术统考 , 希望他们有一点造型能力 。 另一方面就是希望他们文化课的成绩要高 , 因为有很多学生最后都会选择去国外进修或者在国内继续读研 , 因此还是很看重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 综合而言 , 我们要培养的是操盘手 , 并不想简单地只为行业培养技工 。
游戏日报:艺术媒体数字媒体艺术系下边的游戏研究专业方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确立?能讲一讲这个专业的形成过程吗?
刘梦霏:要计算准确时间的话 , 应该是从我2019年入职北师大开始 , 2015年在北师大开设了《游戏研究和游戏化》这一门课 , 当时邀请我来开课的时候 , 已经在往游戏方向布局了 。 因为北师大的数字媒体系是国内成立最早的数媒系 , 已有20年的历史 , 学科排名也非常靠前 , 现在已经是双一流学科里面的双一流专业 , 所以学科本身确实挺优秀的 。
前面介绍里我也说过 , 自己是从历史系过来的 , 过来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里可以让我继续做游戏研究 , 事实上系里也确实给了很多支持 , 包括“游戏的人”档案馆迁移 。 2015年邀请我来开课 , 系主任当时说的就是数字媒体专业需要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 应该尽量广泛地涵盖到各种各样的数字媒体 , 包括VR、影视、动画 , 同时也包括游戏 , 所以说学校是在比较早的时间就布了局 。
2019年我正式入职了以后 , 我们成立了一个内部的游戏研究实验室 , 引进了一位国家级外国专家来作为我们的同事 , 他是丹麦科学院的院士艾斯本·阿尔萨斯(EspenAarseth)教授 , 她本身也是和我合作最多的一位年长的同事 , 我入职前引进了他我再入的职 , 再加上系里面原本有几位同事对游戏都感兴趣 , 研究方向也跟游戏相关 , 所以我们后来就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小的GameLab , 开始成体系地做一些游戏研究相关的事情 。
发展到现在不仅是开课 , 而且包括学术研讨会 , 跟国际的沟通和交流 , 再加上“游戏的人”档案馆等所有事情 , 我们觉得已经在政府、行业关系之间形成了一个非常良性的氛围 。
游戏日报:这个游戏研究方向除了您之外 , 还有其他的一些授课老师吗?
刘梦霏:有的 , 比如我的同事何威老师也是一名非常资深的游戏研究学者 , 他的硕士论文当初写的就是游戏本体论 。 他现在的课程里面 , 一直都有意识地放游戏相关东西 , 比如说一些传播学基础的课程 , 也都会在里面插入游戏相关内容 。
另外一位同事蒋希娜老师是研究功能游戏的 , 所以她专门有一门课就是在讲游戏设计和原型的事情 。 还有朱小枫老师开的课和角色建模、游戏制作相关;还有赵晓雨老师 , 她教数字音乐 , 数字音乐其实也可以非常好地融合到整个游戏的制作里面去 。 这几位同事都比我早到北师大 , 在我进去以后 , 我觉得更像是把这个方向整合起来 , 但是在我入职之前 , 其实这些课程都已实际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