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昨晚的“红场”,上演了一场时隔百年的青春对话

“百年留苏往事”红色历史交流活动原创大型舞台实景剧《红场上的红流》昨晚在浦东大戏院演出,当演出结束,全场观众久久不愿意离席,与台上的演员共同高唱起了《国际歌》。 
马克思主义|昨晚的“红场”,上演了一场时隔百年的青春对话
文章插图
图说:演出现场 官方图
沉浸式多媒体演出《红场上的红流》有两条叙事线:一对青年男女——青年编剧李向宏和具有俄罗斯血统的女大学生波琳娜,从上海的渔阳里出发,溯源追寻中国革命火种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路线的故事。同时另一条平行时空的故事线,展现了100年前的一群爱国青年,追寻信仰和真理,从上海出发前往莫斯科留学,回来投身革命报效祖国的波澜壮阔的故事。
故事里,留苏俄的年轻人纷纷讲述自己的经历……任弼时写信给父母:“父母亲大人膝下:千里得家书,固属喜极,然想到大人来省跋涉的辛苦,不能说是非为衣食的奔走所致,若是,儿心不觉顿寒!捧读之余,泪随之下!连夜不安,寝即梦及我亲,悲愁交集,实不忍言……惟祷双亲长寿康!来日当可得览大同世界,儿在外面心亦稍安。”邓小平回忆:“有共产党在莫斯科支部的代表到火车站迎接我们……他们用力地和我们握手,并把我们带到苦行广场,后成为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也就是我们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东方大学。”
马克思主义|昨晚的“红场”,上演了一场时隔百年的青春对话
文章插图
图说:演出现场 官方图
这是时隔一百年的青年们的对话,富有现实意义;这是属于青春的故事,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信仰传播路线的一次呈现;这是红场上的红流涌动的力量,也是精神力量的发声。
《红场上的红流》主创团队通过大量文字、实物、照片、影像等史料的收集与研读,巧妙地在演出中融入中俄传统歌舞、图片与视频、表演与表达等艺术手段,力求以更为现代和多元的方式,为现场观众带来真实而有吸引力的故事呈现,也为挖掘世界各地的红色足迹、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青春岁月和思想火炬,提供了优质的党史学习素材。
马克思主义|昨晚的“红场”,上演了一场时隔百年的青春对话】活动由俄罗斯中国总商会、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俄罗斯俄中新时代合作中心联合主办。(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