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以“人”为本的考古学

【考古中国】
作者:王明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编者按
“让死人说话”,是法医的工作;“让死了成百上千年的人说话”,是考古学家的本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对出土人类遗骸的研究,获取珍贵的历史信息,已成为越来越多考古人的共识。事实证明,这种真正以“人”为“本”的考古学,确实可以“让死了成百上千年的人说话”!一个新兴的考古学分支——人骨考古学正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提到考古学,大家一般会想到金银铜铁玉等遗物,房址、墓葬、窖穴、灰坑等遗迹,动物、植物、环境、年代等科技,冶金、制玉、制陶、建筑等工艺,而对人类自身的考古却很少提及。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大众对人类自身的遗骸比较忌讳,不愿提及;另一方面可能是大众认为人类遗骸无古可考,除非出现像湖南马王堆汉墓的“老太太”或新疆罗布泊的“小河公主”一样轰动眼球的遗骸。但是,考古遗址出土的人类遗骸是考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考古发掘,尤其是墓葬发掘中,人类遗骸是最有可能大量出土的遗物,尤其是在一些被盗墓葬或平民墓葬中,人类遗骸可能是唯一的出土物;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人类遗骸本身的考古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考古同行和普通民众的极大认同。人类遗骸本身有古可考,大有可为。由此,诞生了一门专门从事人类遗骸考古的学科——人骨考古学。
dn以“人”为本的考古学
文章插图
世界人种 图片由作者提供
1.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研究的不二选择
考古学门类繁杂,与人类起源有关的研究方面,人类化石是最重要的考古材料。对它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是最有可能解决人类起源问题的途径。
目前为止,东非地区是古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形态最具多样、时代最早(距今约400万年以上)和跨度最大的地区,也是人类起源研究最重要的地区,对这些人类化石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诞生了“人类起源非洲说”这一科学论断。同时,中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20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重庆巫山人和距今约50万年的北京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使中国也成了人类起源研究的重点地区。实践证明,人类化石材料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不二选择。每一块人类化石的发现,都能在全球人类学界引起轰动,《自然》和《科学》等刊物也纷纷刊载相关的研究成果。
如今,中国人类化石的研究已经摆脱了100多年来使用的单纯的形态学研究方法。不同领域学者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人类化石材料开展高精度CT扫描、三维复原、骨骼切片、显微观察、分子生物学等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并与相关学科开展整合研究,以期全面解决人类起源问题。因此,人类起源研究离不开人类遗骸自身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可能是唯一的、可用的考古材料。
dn以“人”为本的考古学
文章插图
考古遗址样品采集 图片由作者提供
2.通过遗骸认识古代社会
TA是谁?TA处于什么社会?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有什么习俗?健康水平如何?……对人类遗骸的研究可以认识古代社会的许多方面。
研究古代墓葬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墓主人的身份。首先要弄清楚墓主人的性别和年龄。在没有墓志的情况下,唯一可以依靠的只能是人类的遗骸。
与法医学类似,人类学家可以通过有限的人骨骼特征判断死者的性别和年龄,这对认识古代社会的结构和婚姻制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古遗址中经常出现各种形式的合葬墓,其中墓葬主人的性别可能会对认识当时的婚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性别墓葬的形制、葬俗葬制、葬式、随葬品等的变化可能与墓主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财富的占有、社会文化习俗等密切相关。
dn以“人”为本的考古学】人骨反映的年龄问题也是古代人群主要的特征之一,它直接影响不同群体的社会结构和寿命指数,也间接反映不同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群的健康状况。人骨研究显示,在渔猎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过程中,人类的寿命普遍呈增长态势;进入工业社会,人类的寿命又呈现进一步增长的趋势。不同区域和文化的群体,受到遗传、环境、饮食等影响,人群的年龄结构和寿命指数也不同,这些数据是不同社会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在缺乏文献材料的古代社会,性别年龄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发掘出土的人骨资料。